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医学类研究生心理困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为此类人群的心理卫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学习相关情况调查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PPC)、亲密关系体验量表修订版(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Revised,ECR-R-36)、抑郁,焦虑,压力感受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urvey,DASS-21)、大学生压力量表(Stress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SCS)对1022名医学类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9.0及AMO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022名医学类研究生,其中抑郁维度得分4.16±5.70,焦虑维度得分5.34±5.96,压力感受维度得分7.24±6.88。个人烦扰维度得分10.77±8.60,日常学习烦扰维度得分7.38±6.04,消极生活事件维度得分2.06±2.70。生活事件总分20.22±15.49。依恋回避维度均分2.81±0.94,依恋焦虑维度均分3.48±0.95。自我效能维度得分32.34±6.51,乐观维度得分30.33±5.48,希望维度得分31.05±5.08,心理弹性维度得分30.19±6.17。医学类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上等。2、单因素分析发现,医学类研究生心理困扰在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学习相关情况包括学校类型、性别、民族、宗教信仰、性格类型、户籍所在地、是否独生、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本科高校类型、当前高校类型、年级、专业、学位类型、专业满意度、读研原因、师生关系、参与导师课题数目等变量上的分布有差异。3、双变量相关分析得出,个人烦扰、日常学习烦扰、消极生活事件与心理困扰总分显著正相关(r=0.423,P<0.001;r=0.440,P<0.001;r=0.277,P<0.001);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与心理困扰总分显著正相关(r=0.248,P<0.001;r=0.246,P< 0.001);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希望、乐观与心理困扰总分显著负相关(r=0.254, P<0.001;r=0.356,P<0.001;r-0.376,P<0.001;r=-0.320,P<0.001).4、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了一般资料变量后,个人烦扰、日常学习烦扰对心理困扰的预测作用显著。控制了压力变量后,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对心理困扰预测作用显著。控制了依恋变量后,心理弹性、希望对心理困扰的预测作用显著。5、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压力不仅对心理困扰有直接作用,还可以以依恋和心理资本为中介产生间接效应。模型配适度指标如下:卡方值为99.473,卡方与自由度比值为2.618,拟合优度指数为0.984,调整拟合优度指数为0.967,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40。结论1、医学类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心理资本水平尚可。医学类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不同一般人口学变量及现阶段学习相关变量上有所差异。2、虽然现价段医学类研究生心理困扰程度较轻,但本研究仍发现了在低水平心理困扰中依恋和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途径,未来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可参考从学生依恋特征和提升其心理资本水平两方面入手,进行心理卫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