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赏竹因其异于常木,清秀挺拔、历四季而常茂,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一直作为中国园林最具特色、不可缺少的植物造景材料之一。本研究选择种植在福建农林大学百竹园内的五种中国特有观赏竹:短穗竹[Brachystachyum densiflorum (Rendle) Keng]、黄甜竹[Acidosasa edulis (Wen) Wen]、粉酸竹[Acidosasa chienouensis (Wen) C.S.Chao et Wen]、福建酸竹[Acidosasa longiligula (Wen) C.S.Chao et C.D.Chu]、橄榄竹[Indosasa gigantea (Wen) Wen]为研究对象,利用LCPro+SD全自动光合测定仪,以各竹种夏季光合特性为研究基础,生态效应为研究目标,对其生态效益和生态适应性进行系列量化分析,旨在为解决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用竹种类单一,竹类景观相对模式化等问题,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依据。并针对目前中国特有观赏竹、珍稀观赏竹的研究开发及城市园林绿地应用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比较试验竹种夏季光合速率日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短穗竹、粉酸竹、福建酸竹夏季净光合速率(Pn)变化呈“双峰型”,并伴随有“午休”现象,除粉酸竹外的其余两种竹种,都表现出第一峰值大于第二峰值的现象;黄甜竹和橄榄竹夏季Pn变化则呈“单峰型”。根据各个竹种夏季光合特性的分析结果可知,其“午休”现象出现的原因可归于以下两类:一为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午休”,如短穗竹、福建酸竹;二为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午休”,如粉酸竹。(2)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设置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二氧化碳(CO2)浓度,绘制得到相应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通过Bassman和Zwier的指数方程对试验竹种进行模型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竹种光响应曲线拟合良好,相关系数(R)在0.979-0.999之间。五种试验竹种的光补偿点(LCP)在27.84-42.27μmol·m-2·s-1之间,其中最大的为橄榄竹,最小的为福建酸竹;光饱和点(LSP)在650.54-1215.36μmol·m-2·s-1之间,其中最大的为福建酸竹,最小的为粉酸竹;总体来说,五种竹种的LCP相对较低,说明其对弱光的适应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耐荫性;LSP的变化幅度较大,说明试验竹种部分喜阴,部分喜阳;表观量子效率(AQY)在0.016-0.037之间,说明试验的五种竹种均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其中较强的为黄甜竹,较弱的为短穗竹。(3)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得出试验竹种夏季Pn及其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影响试验竹种夏季光合作用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有: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PAR;以此建立五种竹种Pn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如下:短穗竹Pn=-7.654+2.119r+0.019Ci-0.001PAR;黄甜竹Pn=-2.806+50.952Gs+0.346Tr;粉酸竹Pn=-0.490+28.925Gs;福建酸竹Pn=33.964-0.101Ci;橄榄竹Pn=-1.226+26.062Gs+0.345Tr+0.001PAR。(4)以试验竹种夏季光合特性为研究基础对其生态效益指标(碳氧平衡能力、降温作用、增湿作用)进行量化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固碳释氧方面来看,夏季,试验竹种单位面积日固碳释氧量的大小排序为:短穗竹>福建酸竹>橄榄竹>黄甜竹>粉酸竹。从降温方面来看,夏季,试验竹种单位面积日降温效益的大小排序为:短穗竹>黄甜竹>橄榄竹>福建酸竹>粉酸竹;试验竹种单位面积日增湿效益大小排列顺序与其降温效益的排序相一致,其中最大的为短穗竹,最小的为粉酸竹。(5)以试验竹种夏季光合特性为研究基础对其生态适应性指标(耐荫性、耐旱性)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耐荫性来看,五种竹种的LCP相对较低,说明其对弱光的适应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耐荫性;LSP的变化幅度较大,说明试验竹种部分喜阴,部分喜阳。从耐旱性来看,福建酸竹、粉酸竹、短穗竹均具有较强的水分利用率(WUE),耐旱能力较强,橄榄竹次之,黄甜竹最差。(6)对试验竹种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结合其试验期在生长地的外部形态及生长状况的记录,基于试验竹种的光合特性,从生态效应、观赏效果和人文价值的角度出发,归纳总结试验竹种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