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增长却呈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地区间收入差距,特别是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地区差距的存在和扩大无疑是我国社会中制约和谐的不利因素,因而研究地区差距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流经济学多以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收敛假说为框架来分析地区差距问题,但他们在进行分析时,着重于研究变量的初始水平与最终增长之间的关系,而把经济增长的过程作为一个黑箱,对地区差距扩大的内在机制分析不够清晰。本文尝试从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新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的地区差距问题。 从克鲁格曼的开创性文献《递增收益和经济地理》算起,新经济地理学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它被誉为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革命的第四波。中心—外围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它揭示了在两个初始条件完全相同的对称地区中,一个地区如何在自我强化的循环积累过程中实现经济集聚而发展成为富裕的中心地区,另一个则演变成贫穷的外围地区。 本文认为,中国的地区差距主要体现在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上,它们之间差距的演变是一个中心—外围的演化过程:东部沿海地区人口众多而且稠密,加之地理上靠近国外市场的便利,使得东部地区的消费市场容量大于中西部地区,在发展制造业方面具有中西部地区没有的优势。改革开放之初,凭借中央政府赋予的优惠政策,东部地区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快速发展。工业在自身规模经济特征的作用下,所创造出的“后向联系”使得中西部资本要素和其他资源向东部汇集。在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过程中,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优势不断增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中心—外围结构。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地区差距与交易成本呈现倒“U”型曲线的关系,即随着交易成本的不断下降,地区差距先上升再下降。本文认为中国还处于该曲线的左端,产业向东部集聚的趋势还将继续。我们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内市场,加速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缩短到达倒“U”型曲线顶端的时间,以从真正意义上加快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时机的到来;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西部地区自身的工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同时引导一部分已达到最优集聚规模的传统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全文包括五章:第一章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已有文献的回顾,本文的基本框架、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简要介绍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特别是中心—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