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和意义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地完成,而学生工作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目标服务的。近些年来,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工作的责任和意义日益重大,党和国家也空前重视学生工作,特别是《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等文件的陆续颁布与实施,显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对这支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一线工作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他们向学生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在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中做出正确选择,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决定的因素之一是看我们能不能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但是,当前辅导员队伍的结构、素质、能力整体上难以胜任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赋予辅导员的职责使命,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遇到诸多的难题,备受各级教育行政、思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关注,成为高等教育管理和改革的热点难题之一。辅导员作为高校中特殊的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与管理,引导其积极、高效的履行职责,既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面推进,也关系到大学生顺利的成长、成才,其功能地位在高校及社会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破解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困境,探究有效的对策建议,是当前一项紧迫而又具有实效的课题。本文立足普通本科院校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找出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力争为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高水平辅导员队伍做贡献。2研究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政策分析、总结归纳,解读普通本科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政策、经验,整理归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与借鉴启示,客观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揭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找准方向。探求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可行策略,希望本研究能丰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为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效提供参考。3研究对象本课题调查数据主要来自以下三部分:(1)某医科大学(代码:A大学)辅导员。在对其访谈的基础上,制作问卷初稿,进行预调查,对预调查结果分析并修改问卷初稿,形成正式问卷。根据预调查和访谈的情况,专职辅导员对填写问卷的积极性和兴趣差异较大,访谈质量和预调查问卷显示出部分专职辅导员不太愿意参与此项调查。为提高问卷调查的有效性,在正式调查时采取请求学生处动员和协助,先征求意见是否愿意参加,然后再发放问卷的方式。最终有45位辅导员的支持,占该校专职辅导员总人数的62.5%。(2)参加“第三届广东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暨竞赛”的辅导员,参赛的辅导员是各高校挑选出来的精英,即优秀辅导员群体。竞赛在A大学举办,趁这机会,我们在调查A大学辅导员的同时,在竞赛现场进行了宣传,也本着自愿的原则让现场辅导员进行问卷填写。此部分数据用于与A大学做参照和对比。(3)其他4所医学院校的辅导员,其中有某学院医学院(代码:B大学)、广州市某中医药大学(代码:C大学)、广东省某药学院(代码:D大学)、广东省某医学院(代码:E大学)。此部分辅导员是从有联系的高校中挑选4所大学,请其协助,在校内专职辅导员中随机抽取20%辅导员填写问卷。此部分数据用于与A大学做参照和对比。4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大量学术论文、政策法规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中外对比、总结提炼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文献理论研究;通过访谈了解辅导员队伍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来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获得不同调查对象群体对问卷内容的认同度,了解不同群体的认知差异。5研究结果5.1调查和分析了某医科大学(A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A大学辅导员结构组成:男占35.6%,女占64.4%;30岁以下占46.7%,30-40岁占46.6%,40岁以上占6.7%;未婚占44.4%,已婚占55.6%;本科占31.1%,硕士占68.9%;无职称占71.1%,助教占17.8%,讲师占11.1%;办事员占22.2%,科员占33.3%,主任/副主任科员占34.5%,科级干部占8.9%;收入3999元以下的占15.6%,4000-5999元的占55.6%,6000元以上的占28.9%;所带学生数200人及以下的占13.3%,200人以上的占86.7%;工作年限3年以下的占44.4%,3-8年的占28.9%,8年以上的占26.6%。分析了A大学现状,有以下方面: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自我角色定位准确、热爱、重视学生工作、自我效能感较高、工作满意度不高、职业认同感一般、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等。5.2剖析了目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矛盾和冲突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有以下3方面:(1)辅导员知识结构、素质能力与工作要求的不匹配。其中包括:辅导员专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知识结构不合理;队伍年轻化导致业务能力和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等。(2)辅导员的待遇、发展与自身心理预期不匹配。其中包括:辅导员的高学历决定了辅导员对工资薪酬有高期望,对发展前途有高期望,但现实和期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等。(3)辅导员的培养与队伍发展的需要不匹配。其中包括:辅导员的培训时间不够、培训交流机会少,工作繁忙导致缺少自我培养时间,无法为自身发展提供专业支持等。5.3分析了A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了A大学辅导员队伍配备不齐、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辅导员角色定位不准、职责不清、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不高等4个方面的问题。揭示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校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够完善。5.4提出了加强A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对策提出了加强A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7条主要策略:(1)解决辅导员“供需间”的不平衡。(2)提升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满足学生全面成才的需要。(3)优化辅导员报酬结构、采取有效激励措施。(4)提高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从“入口”保证队伍高素质。(5)建立“课堂实践”加“科研创新”的专家化辅导员培育机制。(6)建立以业绩为导向、与绩效密切相关的全方位评价考核机制。(7)统筹校内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推进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6研究的特色与创新(1)以某一医科大学专职辅导员队伍群体为例,‘对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问卷调查,较全面地分析了现状、问题和对策。(2)发挥资源优势,对参赛辅导员、其他4所医学院校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为研究充实了数据,提供了比较详细的参照,有利于剖析某高校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