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面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优势,受到学者们日益关注,已被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增强现实、工业测量等多个领域,但由于面结构光系统的视场范围限制,难以满足对大尺寸、表面复杂被测物(遮挡、景深)的重建需求,为了全方位获取被测物形貌信息,采用机器人搭载面结构光采集模块的重建方式逐渐成为当今的主流发展方向。然而,在实际重建过程中,视点选取及路径规划仍需要人工操作,如何高效、自主地完成对被测物的高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13069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813222,U20A 2028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优势,受到学者们日益关注,已被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增强现实、工业测量等多个领域,但由于面结构光系统的视场范围限制,难以满足对大尺寸、表面复杂被测物(遮挡、景深)的重建需求,为了全方位获取被测物形貌信息,采用机器人搭载面结构光采集模块的重建方式逐渐成为当今的主流发展方向。然而,在实际重建过程中,视点选取及路径规划仍需要人工操作,如何高效、自主地完成对被测物的高精度形貌重建尚缺乏相应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人及转台的面结构光三维重建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结合实际应用需求,针对不同尺寸被测物,采用了不同的重建方法:对于未超出采集模块视场空间的小尺寸被测物,采用基于转台的无标志物点云配准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额外的标定工具,大大提高了重建效率。对于超出视场空间的较大尺寸被测物,推导了转台、机器人、结构光采集模块间的坐标变换关系,并完成了各视角点云的粗配准;同时,对经典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进行了改进,实现了点云的高效精确配准。结合现有标定算法,提出了改进的多项式拟合标定方法,采用灰白标定板结合相位平面拟合的方式降低相位误差,且不需要外部精密平移装置,简化了结构光采集模块的标定步骤;采用四步相移法结合互补格雷码的相位展开方式,在保证解码速度的前提下提升了解码精度,通过以上方法,得到了高精度的单视角稠密点云。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的单视角重建精度可达到0.041 mm。改进了针对已知模型的视点规划方法,根据采集模块视场空间及已知模型生成候选视点,以各视点的可见性及成像质量为指标对所有候选视点进行评价,选取重建质量最高的候选视点作为最优视点;同时,对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进行了优化,将全局路径规划问题分解为在各个划分空间内的局部路径规划问题,采用A*算法解决视点间运动的避障问题,接着将机器人的运动代价作为权值,采用最短路径算法规划局部路径,从而组成全局最优路径。使用搭建的实验系统完成了对机器人、采集模块和转台的标定,并对不同尺寸的被测物进行了仿真及重建实验,验证了扫描方案的合理性;重建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高效的完成各个视角的点云配准,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旋转叶片作为航空发动机中占整机制造比例最大的关键零部件,其工作环境苛刻且外部载荷复杂,这使旋转叶片易发生大幅度的非线性振动,进而引起旋转叶片的疲劳损伤甚至失效。因此,为了保证航空发动机的安全运行,有必要对旋转叶片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目前,为了提高旋转叶片的力学性能,进而抑制旋转叶片的振动,已有研究将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涂层应用到旋转叶片上,但是仍缺乏对带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涂层旋转叶片非线性动
齿轮是机械传动系统的核心基础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与航空等领域,其传动性能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服役寿命与可靠性等关键指标。随着工业的进步,齿轮传动系统正朝着高速重载方向发展,传动过程中由齿面相对滑动而产生的摩擦热不容忽视。摩擦热影响齿轮的传动精度,是影响齿轮接触疲劳寿命的因素之一。目前齿轮传动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以静力学、动力学及传热学等单一领域的研究为主,对于系统静态、动态以及热特性耦合的研究相对较
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多起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传统的火灾探测器易受外界干扰且探测范围有限,难以满足石化厂区等开阔空间中的火灾检测要求。随着高端智能装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巡检机器人在石化行业应用,利用巡检机器人获取的视频图像信息可以实现火灾识别,并且适应性好、检测面积广、信息丰富直观。因此,本文利用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对基于视频图像的火灾识别方法展开
大熊猫哺乳期过敏性皮炎的诊治何廷美,汤纯香,魏荣平,胡大明,陈猛(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四川汶川卧龙623006)作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一例大熊猫在哺乳期患过敏性皮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发病情况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囵养的...
颅内动脉瘤是指由于脑血管内腔的局部异常扩张而导致血管壁的一种瘤状突起。在临床诊断过程中,由于存在颅内血管结构复杂,动脉瘤大小、形状差异过大等客观因素,不仅致使颅内动脉瘤诊断任务艰巨,且导致临床上颅内动脉瘤检出率过低。此外,颅内动脉瘤发病率较高,且较为接近大脑,其破裂后危害更大,致死率较高。故而,如何在提高颅内动脉瘤临床检出率的同时减轻医生诊断负担已成为脑血管疾病诊断领域中迫切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
踝关节作为人体与地面的运动结合点以及重要的承重关节,其损伤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外科损伤之一。踝关节损伤的传统康复疗治方式对于患者踝关节的康复情况不能进行客观地评价,且该方式需要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单一的康复疗治,康复疗治效率低。现有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旋转中心与人体踝关节运动中心偏差较大、机构的等效模型与人体踝关节骨骼结构不一致,影响康复疗治效果。本文基于人体踝关节骨骼结构和运动形式,将人体踝关节等效为
目前,国内石化储罐、船舶等大型金属立面的除锈、喷漆等防腐作业仍然是以人力为主,同时伴随着作业环境恶劣、资源浪费突出、作业效率低下等问题。随着计算机、物联网、机器人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更高效、更智能化的机器人应用于立面维护行业,基于作业面历史维护信息和规划算法来实现机器人的全方位智能作业正一步步成为现实。为此,本文围绕机器人立面防腐作业的智能作业规划方法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1)
目的 探讨改良肠内营养支持及皮肤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胀腹泻及失禁性皮炎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接收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及皮肤护理)与干预组(给予改良肠内营养支持及皮肤护理),各51例,观察两组患者腹胀腹泻及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结果 改良肠内营养及护理后,干预组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的腹胀、腹泻发生率分别为5.88%、3.9
微流控技术在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合成及化学分析等多个领域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微流控的本质是通过操纵芯片中的微流体,研究微流体的泵送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泵送微流体需借助大型和昂贵的设备,这类设备无法在中小型医疗机构普及,这极大的限制了微流控技术的使用范围。本课题深入研究盲口式紧凑型气压驱动微流体泵送系统,降低实验成本,微型化泵送系统,从而使微流控技术能够应用于更多的场景。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硅
面对化石能源危机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维护地球生态的稳定性。海洋波浪能是一种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广等优点。为降低小型海上浮标系统的高昂维修、回收和供电成本,将海洋波浪作为发电机的动力源,利用并联机构和直驱式发电机直接将波浪能转换为电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小型海上浮标系统的自用能源需求,因此具有广阔的商业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