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伴生萤石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整体利用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湖南某低品位白钨尾矿为研究对象,进行萤石浮选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对萤石二次资源的综合回收。论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寻求高效的萤石矿捕收剂,因此,本文通过纯矿物试验,考查了不同捕收剂对萤石、方解石、石英纯矿物可浮性的影响;通过对矿物表面溶解特性的理论分析、矿物表面接触角的测定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捕收剂浮选萤石的作用机理。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纯矿物试验结果表明:油酸钠、yhy、731、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对萤石都具有一定的捕收能力。相比之下,对于萤石浮选,油酸钠的捕收能力最好,而yhy的选择性最佳。通过组合捕收剂试验得出:yhy+油酸钠进行浮选能产生正协同作用,效果要优于单一捕收剂,yhy:油酸钠=8:2为最佳比例。酸化水玻璃为萤石浮选优良抑制剂,它能有效抑制方解石,且效果要远远好于普通水玻璃。浮选试验使用yhy+油酸钠+酸化水玻璃在pH为6~7时,能实现萤石与方解石、石英的分离。对含CaF218.16%,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且含有少量方解石的某白钨浮选尾矿进行萤石选别回收试验,选用组合捕收剂yhy+油酸钠经一粗七精浮选闭路,浮选精矿再强磁除杂,得到最终萤石精矿品位为97.24%,回收率为58.95%。实际矿石试验结果表明:yhy+油酸钠能兼顾较强的选择性和捕收能力,是萤石的优良捕收剂。矿物表面溶解特性研究表明:矿浆pH值的大小是影响萤石和方解石浮选的关键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阴离子捕收剂对矿物表面的吸附和化学作用。而在萤石—方解石共存溶液体系下,两种矿物表面还会发生相互转化,它们的溶解平衡与pH也有着十分紧要的关系。矿物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萤石和方解石都有一定的天然可浮性,加入组合捕收剂yhy+油酸钠后,两者表面的接触角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大,且萤石表面接触角要大于方解石,这说明yhy+油酸钠对萤石表面的吸附要强于对方解石表面。矿物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油酸钠和yhy在萤石表面均会产生较强的化学吸附,当组合捕收剂yhy+油酸钠和酸化水玻璃同时对萤石作用时,在萤石表面发生主要吸附的是yhy+油酸钠;油酸钠作用于方解石表面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吸附,yhy对方解石吸附则较弱,当yhy+油酸钠和酸化水玻璃同时对方解石作用时,在方解石表面发生主要吸附的是酸化水玻璃。因此,在yhy+油酸钠+酸化水玻璃药剂体系下,萤石可浮性较好,方解石则明显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