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最早是1997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实现食品质量全方位全过程监管,提高质量监控透明度的一项重要措施。依托现代数据库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和条码技术,将整个食品链,从生产、加工、包装、储运、流通和销售的所有环节进行信息记录、采集和查询,这样便可以溯源查询到食品的源头和流向。当食品发生问题时,通过该系统可以追溯查询到每个环节,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的监管方法。一旦发现问题食品,通过食品安全溯源系统马上对问题食品进行追溯查源工作,在第一时间查清事故发生环节,及时提供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快速将有问题的批次食品召回,有效控制恶性态势蔓延,最大可能地减少和消除不安全食品可能导致的危害,同时严厉查处相关肇事者。我国关于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研究始于2002年,在近几年才得以重视并逐步开始试点和推广工作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对这些研究文章进行分析、归类、综合,目的在于了解目前本领域的研究进展,避免与他人进行重复劳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从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基本内容切入,从完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出发,通过比较分析和国内试点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对问题产生原因的重点分析,借鉴国内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本文详细论述了“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从而实现对食品安全的可追溯管理。所谓“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就是要以加强行政职能部门的监管为着力点,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者自律和约束机制为关键点,以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为辅助点,以加强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信息化、电子化和网络化为支撑点。完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必须从相关制度等软环境和系统建设方面两手抓,并且要依据我国现实国情,根据各地发展状况和食品企业的综合实力,率先在重点城市、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采用强制办法,要求企业建设食品溯源体系。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原因分析,找到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的有效方法,为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的全面有效运作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