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猕猴属实验动物的胃肠道寄生虫疾病危害猴群健康,降低实验动物等级。对我区驯养的猕猴属实验动物进行胃肠道寄生虫病调查是指导正确防控的第一步。同时寻找并研究某些同为人类新现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致病虫种。
调查过程中结合目前驯养场猴群构成情况,将其分成三类:第一类为进场后驯养一年以上的猴群简称为CB猴群;第二类由CB猴群繁衍的后代简称为F1猴群;第三类为刚引进到驯养场,但来源不明的猴群简称为US猴群。运用传统的粪检手段对广西六家猕猴属实验动物驯养企业中的647份新鲜猴粪进行检查。共检出原虫4种、线虫5种、绦虫2种、节肢动物1种。感染率统计表明猴群构成来源不同,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也不同,对CB猴群与F1猴群应以防治肠道原虫为主,而US猴群应驱治多种胃肠道寄生虫。
剖检死亡实验猴收集虫体,相应运用乳酸酚透明法、盐酸卡红染色法、扫描电镜观察进行初步鉴定线虫6种、吸虫2种、节肢动物1种。通过死亡猴中胃肠道寄生虫的检出率和症状观察表明食道口线虫对猕猴属动物的危害较大,往往导致死亡。通过串珠蛇舌状虫扫描电镜观察,该虫呈圆柱状,前段略粗,末端变细,具有29~30个腹环、两对钩在口左右稍上方呈平行排列,这些鉴别特征均区别于曾造成误诊的尖吻蝮蛇舌状虫、锯齿舌形虫,这为人类的舌形虫病诊断提供了最新最完备的形态学资料。
分别扩增司氏伯特绦虫、食道口线虫、缩小特尼登线虫、瓦氏瓦特松吸虫各自的ITS2基因序列;肿大泡翼线虫、着色卷口线虫、串珠蛇舌状虫各自的18SrRNA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运用ClustalW2、MEGA4.0分别构建50%多数一致树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司氏伯特绦虫ITS2基因序列分析能将其区别于裸头科其他属的绦虫及膜壳科的长膜壳绦虫:通过食道口线虫ITS2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尖形食道口线虫;通过对特尼登线虫的ITS2基因序列分析推断该株可能为特尼登属下的一个独立种或亚种;通过瓦氏瓦特松吸虫的ITS2基因能区别于人类非同盘总科吸虫病致病虫种,但无法与拟人腹盘吸虫、野牛平腹盘吸虫在分子系统进化上体现差异;通过对肿大泡翼线虫与着色卷口线虫18SrRNA基因序列分析,两虫处于不同的进化分支。通过对串珠蛇舌状虫的18SrRNA基因分析表明与尖吻蝮蛇舌状虫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司氏伯特绦虫、缩小特尼登线虫的ITS2序列为亚洲首次报道,尖形食道口线虫的ITS2序列与肿大泡翼线虫、着色卷口线虫、串珠蛇舌状虫18SrRNA序列为全世界首次报道。这些序列都将为猕猴属实验动物胃肠道寄生虫病建立分子诊断,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研究人类新生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提供良好的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