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中西,有关翻译标准的讨论源远流长,且观点林立。无论是传统译学界的各种翻译观点,还是语言学翻译中的各种对等理论,其实质都是对何为“忠实”翻译的探讨。然而,由于不同学者对忠实的层面和维度的侧重各有不同,因而一直未能达成统一观点。二十世纪中后期兴起并迅速发展的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为翻译的认知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同时也为翻译标准,即何为忠实翻译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本文拟从文本(语言)生成的视角出发,构建一个忠实翻译的理论模式,以对全面或曰整体忠实的生成机制进行探究。全面忠实翻译可描述为:从文本的生成基础出发,以译者丰富的百科知识和两种语言能力为前提,通过对源语文本生成基础的溯源分析,反溯出作为其生成基础的现实与认知(概念内容和识解方式),并以此构建目标语文本。由于源语文本的本体特征(形式和语义)及其外部表达效果(语用、认知以及功能等)均源于原作者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即现实和认知,因而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目标语文本必然能够更好实现对源语文本的全面忠实。该模式涉及“两种现实”、“两种认知”、“两种语言文本”和“两种读者反应”四对核心概念。前面二者涉及目标语文本何以从现实和认知层面忠实再现源语文本,后面两者则涉及作为现实和认知产物的两种语言文本的表现形式和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读者反应的作用。为进一步说明本模式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应用性,本文对南唐诗人李煜《虞美人》词的三个英译本进行了分析。本文从文本生成视角构建的忠实翻译理论模式不仅为忠实翻译的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实现了源语文本对目标语文本由内而外的全面忠实,还进一步推进了认知语言学理论与翻译研究的结合,对翻译批评、翻译实践以及翻译教学和译员培训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