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慢性、顽固性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众多,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包括药物的副反应,手术后再次手术的可能性等,复发的问题,是国际性的治疗难题。导师临床运用针灸、中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对经历规范的现代医学治疗后复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合并子宫腺肌症)引起的盆腔痛亦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科学评价针灸、针灸加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慢性、顽固性盆腔疼痛的疗效,研究结果将为中医的疗效提供高级别的临床证据,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医疗措施,使众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受益,促进中医药推广和应用。 方法: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盆腔痛(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合并子宫腺肌症)患者,辨证属肾虚血瘀型者60例,随机分为针灸+中药组、针灸组。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盆腔疼痛VAS评分、36条目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36-item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专用生存质量评价量表Endometriosis Health Profile(EHP-5)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于治疗前后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验以作安全性评价,观察并及时记录不良反应。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自身治疗前后VAS、SF-36各维度评分、EHP-5各条目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或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多个观察时点的VAS、SF-36各维度评分、EHP-5各条目评分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法)。 结果:⑴疗前两组在年龄、病程、婚育情况与性生活情况、受教育程度、病变类型、既往治疗方案、疼痛VAS评分,SF-36调查问卷评分中生理机能(PF: PhysicalFunctioning),生理职能彻Role-Physical),一般健康状况(GH General Health),精力(VT: Vitality),社会功能(SF: Social Functioning),情感职能(RE:Role-Emotional),精神健康(MH: Mental Health)得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专用生存质量评价量表Endometr iosis Health Profile(EHP-5)的11个条目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⑵2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针药组疼痛VAS评分下降4.32±1.63分,显效1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针灸组下降2.77±1.08分,显效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在缓解疼痛方面,针灸+中药组较单纯针灸组疼痛VAS评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相当,但疗效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临床痊愈病例。⑶通过普适性生存质量量表SF-36的评价,2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后2组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等8个方面的评分均有提高。针药组各维度升高值为PF:21.50±13.71分,RP:35.83±31.27分,RE:34.44±28.34分分,BP:23.40±28.34分,MH:35.07±8.32分,VT:24.17±10.83分,SF:41.25±17.10分,GH:31.00±9.68分;针灸组各维度升高值为PF.10.50±9.68分,RP:18.33±24.51分,RE:14.44±34.67分,BP:11.40±22.37分,MH:26.27±7.33分,VT:14.83±10.21分,SF.:24.17±21.00分,GH:22.17±9.62分。组内自身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对比,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RP、RE、MH、VT、SF、G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较单纯针灸组升高明显。⑷使用子宫内膜异位症专用生存质量评价量表EHP-5进行评价,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亦有改善。2组均能使EHP-5的11个条目的评分下降,针药组各条目下降分值分别为27.50±14.96分,23.33±7.35分,29.00±10.78分,26.67±8.13分,26.50±7.56分,25.83±10.35分,20.88±9.72分,22.12±4.04分,24.33±11.94分,24.67±7.30分,10.50±17.88分;针灸组各条目下降分值分别为23.50±12.40分,16.33±10.58分,23.50±8.42分,20.83±5.27分,21.00±7.81分,19.50±10.53分,11.92±3.84分,15.20±5.86分,17.83±10.96分,20.50±7.81分,6.33±11.29分。组内自身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条目1、11,即疼痛对躯体功能的影响、对不孕的担忧等两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条目2、3、4、5、6、7、8、9、10,即在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情绪、自我印象、照顾孩子、性生活、对治疗效果的感受等改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针药组疗效优于单纯针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⑸治疗8周后针药组中医证候评分下降15.07±2.61分,针灸组中医证候评分下降10.83±3.38分,组内自身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下降值组间比较,针药组降低程度更大,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行血、尿、粪便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针灸组有1例针刺后出现皮下瘀斑,患者无不适,随访时已自行消退。 结论:①针灸加中药、单纯针灸均能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合并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盆腔痛,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全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针灸加中药较单纯针灸组疗效明显。针药并用治疗是慢性盆腔痛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②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针灸加中药、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慢性盆腔痛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