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树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较为广泛。临沂地区自明代就开始引进茶树栽培,但由于气候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北方的分布还十分有限。低温冻害是影响茶树分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本研究以农抗早、福鼎大白茶、平阳特早、凫早二号、安徽群体种、舒茶早6个品种为材料,利用不同低温的胁迫,从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生理生化方面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还从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的角度对对6个茶树品种的品质进行了初步的鉴定。为进一步的抗寒育种奠定了基础。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对叶片的组织结构的初步分析,发现茶树的抗寒性要受到叶片栅栏组织细胞的层数、栅栏组织与海面组织的比值等影响,但与叶片的气孔性状的相关还需要进一步的鉴定。2.对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的分析,在不同的低温胁迫下,6种茶树的叶片的原生质膜受到破坏,电导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抗寒能力强的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增加的幅度小。3.随着温度的降低,6个品种的叶片的脯氨酸、丙二醛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抗寒性强的品种增加的幅度较大。4.在低温的胁迫下,6个茶树品种的保护酶的活性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SOD酶和POD酶的活性都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抗寒性强的品种变化的幅度大。而CAT酶的活性却出现了降低的趋势,并且降低的幅度与抗寒性呈负相关。5.通过6个茶树品种鲜叶中的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进行分析,初步显示,凫早二号和平阳特早的茶多酚含量较高,且其茶多酚/氨基酸的比值较大,适宜制作红茶;而安徽群体种的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氨基酸的比值较小,以制作绿茶为宜;其他的品种介于中间,制作绿茶、红茶都可以。6.通过运用隶属函数对茶树6个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得出他们的抗寒性的强弱的顺序为凫早二号>农抗早>舒茶早>安徽群体种>平阳特早>福鼎大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