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乡村社会微观庞杂,在传播媒介全方位嵌入乡村社会日益成为现实的当下,中国乡村的生活,越发呈现同构于城市的“媒介化”特点。本研究聚焦于东北辽宁一个普通的村子,以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参与观察式的田野研究,结合当今中国“城镇化”进程下,“媒介化”对于乡村社会的影响,探究与阐释传播媒介与中国乡村生活的变迁。传播媒介对于乡村生活的介入重新构筑了乡村社会的权力场域,重构了乡村的社会关系,日渐改变着村民的社会生活,在借由新传播媒介技术的普及应用中,村民也建立了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并随着人口的迁移,逐渐地延伸了村民社会交往的空间,拓展了村民的社会关系范围,并在一系列的社会关系重构中建立了新的社会连接。本研究有三个研究的重点,一是传播媒介技术在乡村的普及如何重构村民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二是传播媒介如何嵌入当地的社会关系并形成地方性的“媒介场域”。三是村民对于传播媒介的使用及依赖,如何改变乡村的日常生活并延展新的乡村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生活。全文具体从三部分来阐释。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传播媒介与J村日常生活的嵌合,J村的“媒介场域”如何形成,通过对村民的访谈与相关历史政策分析,探讨集体化时期,以有线广播为主的传播媒介如何进入J村,并形成J村的“权力的媒介场域”,进而结合田野资料与问卷的调查从广播、电视、手机、电脑四个角度去分析分析新时期J村的“媒介场域”。第二部分首先根据田野资料对于村子的日常生活进行划分,分别从村民日常生活中私人空间的变迁,新传播媒介环境下在具体的爱情与婚姻的私人生活中,村民对于“声望”与“污名”的重新诠释,来阐释传播媒介与J村社会生活的变迁。然后在田野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分析阐释J村的“媒介场域”对于村民社会关系的重构,具体探讨村子“公”与“私”观念的变迁,传播媒介对于传统“礼仪圈”的颠覆以及当地人“领地接触圈”的变化。文章中分析J村“礼物流动”以及年轻人的传播媒介使用,来阐释传播媒介与当地社会关系的变迁。第三部分为对于“媒介化”乡村未来的分析与展望,主要阐释“媒介化”村子与外界的中介式连接,传播媒介如何延展乡村新的社会关系与交往方式。在“媒介化”环境下,村民的“家计”如何通过传播媒介被裹挟于全球化、市场化的浪潮中并逐渐与外部社会建立起新的连接。最后对研究进行一些补充阐释,展望“媒介化”乡村的留守村民,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创造新的乡村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