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作出的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演进过程实质上是指技术创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导向”转变的制度变革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项规章制度的变革,而是包含了一系列法律、组织、机制、社会等制度的变革。当前,中国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展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中还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不够完善,还没有让市场成为创新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远远达不到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二是直观地看,中国各省区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程度较低。为了推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演进,在理论研究上面临着两个命题:一是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内涵是什么?二是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演进的动因是什么?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大,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制度演进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可以认为,中国背景下的制度演进过程实质上是制度在区域之间趋同或趋异的演化过程。因此,从区域视角出发探究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演进的区域差异和驱动因素是必要的。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理论、实证、对策三个层面研究了中国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演进的基本动因。全文的研究过程主要分成两步:首先,构建测度区域市场导向机制发展水平的方法,分析总体发展水平和区域差异;然后,从核心行动者(地方政府、企业家)驱动和空间驱动两个角度实证研究市场导向机制演进的驱动机理,探索中国背景下推进市场导向机制演进的内在规律和对策。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第一,理论分析经过对中国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演进的实践过程梳理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健全市场导向机制一直贯穿着技术创新体系改革过程之中。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在理论上证明了“市场导向”制度模式的制度效率更高,这也是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演进的基本动因。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家为了获得更大的制度收益,通过自身行为影响市场导向机制演进。第二,测度方法的构建按照“制度发展水平决定行为后果”的内在逻辑,通过技术创新活动中行动主体的行为变量来测度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展水平。由于行为变量受到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因此,测度方法应该剔除了非制度性因素影响,才能对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展水平进行准确的测度。测度分成“市场组织部分”和“企业主体部分”进行,其中“市场组织部分”采用市场交易指标进行衡量,并通过组合平均的方法来剔除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企业主体部分”采用企业研发效率进行衡量。研发效率通过三阶段DEA方法进行计算,该方法可以直接将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予以剔除。第三,核心行动者行为驱动的研究地方政府和企业家两个核心行动者的行为总体上对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演进具有驱动作用。地方政府行为方面,政府退出行为、产权保护行为、财权独立性、公共治理行为等驱动作用较强,科技服务和公共服务的驱动作用较弱,甚至出现负向影响,意味着政府行可能产生替代制度的作用,从而阻碍这些制度演进。企业家行为方面,企业家自我雇佣行为、创新机会发现行为的驱动作用较强,而企业家学习行为对市场导向机制演进具有负向作用,这与企业家个体之间“搭便车”行为等问题相关。第四,空间邻近效应驱动的研究在制度知识空间溢出规律作用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演进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邻近效应。空间邻近效应是隐含在核心行动者行为驱动之中的空间驱动因素。运用moran’I、LISA集聚地图、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空间邻近效应,发现空间邻近效应对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最后,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域视角的推进中国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演进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