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新疆线辣椒的需水规律和需水量,分别在大田膜下滴灌条件下和防雨棚盆栽条件下进行水分梯度试验。田间试验,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两年,设置三个水分梯度,2011年(W1-4140m3/hm2,W2-3600m3/hm2,W3-3060),2012年(W1-4500m3/hm2,W2-3600m3/hm2,W3-2700m3/hm2)。盆栽试验,分别设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5%、55%、65%、75%、85%、95%,完全随机排列,每处理种植20盆。研究线辣椒在生长过程中,水分与其生长、生理、光合和荧光特性、产量及品质之间的关系。主要试验结果如下:在田间条件下:线辣椒在处理W3的条件下既不利于植株株高的生长也明显的抑制了植株茎粗的生长。处理W1和W2对线辣椒植株的茎粗影响无明显差异性,但处理W1对植株的株高有明显的促进生长的作用。处理W1的根冠比低于处理W2和W3,各处理之间差异性不显著。处理W3的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SOD酶活性显著高于处理W2和处理W1。可溶性蛋白含量,处理W1和W2在苗期和初花期含量较高,在生育后期,处理W3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处理W2和W3在苗期和初花期显著高于处理W1,盛花期和结果期处理W3最高,果实膨大期处理W2最高;叶片的相对电导率,盛花期处理W1最高,在之后的生育期内,处理W3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POD酶的活性处理W2最低,处理W3在整个生育期内较高;CAT酶的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内均以处理W2最低。处理W2的日净光合积累量、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羧化效率(CE)、表观光合量子效率(Φ)、CO2饱和点、PSⅡ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光补偿点、CO2补偿点以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处理W2的产量最高,辣椒素含量W1>W3>W2,辣椒色素(色价)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W2的辣椒素积累时间最早,其次是处理W1,处理W3的积累时间最晚。在盆栽条件下:各处理的株高表现为95%>65%75%>85%>55%>45%,各处理之间茎粗差异明显,表现为65%75%>85%>55%>45%>95%。处理85%的鲜干重最高,处理85%和95%条件下的根冠比比值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处理。95%处理下MDA含量在苗期,初花期和盛花期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结果期以后,处理45%的MDA含量最高,在整个生育期内处理65%最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在65%处理下最低;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SOD酶、CAT酶和POD酶活性在65%-85%之间的水分条件下最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75%下最低。处理75%和85%下的Pn值在整个生育期内最高,处理85%条件下的线辣椒日净光合积累量最高,在处理45%条件下的线辣椒的日净光合积累量最低。处理85%下的线辣椒叶片的光饱和点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处理65%-85%之间的线辣椒叶片未遭到光抑制,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较高。处理85%和75%的产量最高,处理65%的辣椒素含量最高。处理45%的色价最低,其它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处理65%下辣椒素的形成时间最晚。总之,在田间条件下,处理W2的水分条件比较适合新疆石河子地区线辣椒的生长,在干旱缺水的条件下可以选择处理W3。盆栽条件下,在水分处理为田间饱和持水量的65%-85%之间最适合植株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