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退牧还草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ras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河上游河源区。是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维持长江、黄河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然而,现行退牧还草政策的设计和实施中存在补助标准“一刀切”、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退牧还草成果的巩固。而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退牧还草建设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甘南生态环境能否得以改善,同时关系到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稳定,更危及到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生态安全。补偿标准的科学制定和补偿方式的合理选择是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退牧还草顺利实施的核心所在,也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难点之一,从牧民的需求和当地的实际出发,加强对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问题的深入研究,才能真正保证退牧还草工程的可持续性,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本文以环境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在对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退牧还草工程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退牧还草补偿政策及实施概况进行全面、深入剖析,分析了目前在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以退牧还草补偿标准的制定和补偿方式的选择为核心,对其做了研究和计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拥有草地面积248.6万hm~2,其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功能对于维护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退牧还草工程存在补偿主体缺位、补偿标准不合理、补偿方式单一、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致使退牧还草的成果不能巩固,亟需对其进行研究。(2)实施退牧还草生态补偿有助于提高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的水源补给力。研究结果显示,当补偿额度足够高时,牧民将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草地提供的水源补给量将逐渐增加;当合作、夏河、玛曲、碌曲、卓尼、临潭的补偿额分别达到1024.3元/hm~2、999.79元/hm~2、861.74元/hm~2、1008.54元/hm~2、585.54元/hm~2、983.22元/hm~2时,该区新增水源补给量将高达2.253×10~9m~3。(3)补偿主体的多元性和补偿对象的需求多样性决定了补偿方式应该多样化。但是,目前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退牧还草生态建设的补偿方式主要以资金补偿和实物补偿为主,牧民的发展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就影响了其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对研究区120户退牧还草牧民的实证调查,分析了其对补偿方式的选择偏好,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认为要持续退牧还草工程的持续性,应该在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应采取以技术补偿为主的能力补偿与实物补偿相结合的多元化补偿方式。
其他文献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从维护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 ,着眼于经济建设 ,立足于履行自己的职能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尤其在努力抓
沿海港湾城市一直以来是人口流动、能源消耗、人地矛盾突出的集中地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的推进,全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日益加剧,沿海港湾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正
期刊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生活在其中的土壤动物在改善土壤环境、减轻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是农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指示生物。本文通过对临汾市尧都区城隍村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区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为保护性耕作广泛应用下农田地下害虫的防治及作物产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本研究于2017年6
学位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活景观之一和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景观。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条件,支持了独特的适应此条件的生物系统,具
贫困与反贫困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攻克的障碍。目前,中国的贫困区域主要集中在地理区位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少数民族集聚的地区,呈现出
1月14日,北京高校党校协作组1999年年会在北方交通大学召开。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朱全俊同志到会并讲话。大会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周之良教授做了题为
北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党支部为了使全体党员干部更深入地了解党的历史,丰富党史知识,热爱党史工作,把党史工作做得更好,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于7月13日至20日,到革命老区百色地区的平果、田东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其主要对象是研究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规律、人类活动对土地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作用,是当代国际地球科学,尤其是地球表层系统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加强土地资
互联网科技在进步,广告设计专业也需要适应社会发展来做出改变。经过许多改革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校企合作对于广告设计专业教学实践的有利推动。在校企合作的良好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