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产ESBLs大肠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治疗一般均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选择性压力较大,且易诱发真菌等二重感染。阿米卡星是除亚胺培南外敏感率较高的抗生素。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分离出产ESBLs大肠杆菌共94株,其中阿米卡星敏感株58株,随机选取20株作为待测菌株,采用时间-杀菌曲线法进行体外实验,观察常规剂量阿米卡星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阿米卡星敏感株的杀菌活性以推测临床疗效。 实验材料与步骤 一、实验材料 待测菌株的选取:2001年1月~2003年1月我院细菌室培养的产ESBLs大肠杆菌的阿米卡星敏感株20株作为待测菌株。标准菌株为大肠杆菌ATCC25922。 试剂:阿米卡星 实验器材:M—H肉汤培养基,哥伦比亚基础琼脂;比浊仪;混旋器;微量加样器;13mm×100mm试管300只;移液管;接种环; 二、实验步骤 (一)根据张沂等在“阿米卡星的临床药动学与体内抗生素后效应”一文中检测的人体内一次静脉滴注0.4g阿米卡星后体内各时段血药浓度及曲线下面积(AUC),应用3P87药动学软件计算出2、4、6、8、12小时内的平均血药浓度((?)t)作为杀菌实验浓度。 (二)测定所选菌株的MIC及MBC值 质量控制:用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在同一试验条件下进行测定。 (三)时间一杀菌曲线 药物浓度分别为2上0、16、19、22、32 mg/l,观察时间为Zh,4h,6h,sh,12h。每管接种 10吐FU/Inl后均 35t孵育过夜后做菌落计数并取其平均数。 实验结果 培养24h后读取结果 1.标准菌株MIC值:大肠埃希氏菌25922在同一试验条件下进行测定 MIC值在 0.5-4mgil; 2.待测菌株 MIC值:平均 2.14mo;MBC值:平均 17.75mgl二。 3.各菌株时间一杀菌曲线经统计分析可见在药物浓度为22m矿1时经过 4 /J\时p2mgil-4h人试管内细菌数量已降至 0.二%以下,log10CFU值明显小于 3,p<0.05;16m矿1经过 8 /J’时(16略l一8),10m矿1经过12 /J’时(10m砂l一12)未达到杀菌效果,IOgl0CFU值明显大于 3,P<0·05;而在药物浓度为 19 mg/l时经过 6 /J’时(19mg/l-6h)IOgl0CFU值与 3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试管内细菌数量近似0.二%,刚达到杀菌效果。 讨 论 判断药物抗菌活性可以 Cmax/MIC值作为参考。一般治疗轻、中度感染时此比值宜为4-8,严重感染宜大于8为合适。本研究中二者的比值约为17.76,AMK治疗产E鹏Is大肠杆菌感染应该是有效的。 ·2· 评价药效的另一个参考指标是川(7人治疗轻、中度感染和严重感染时该指数分别宜为 100-300和大于 33。本研究中 11(7)约252-276,AMK可以治疗产ESBIn大肠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 各菌株的时间一杀菌曲线经统计,药物浓度为32 mg/l时经过2小时,药物浓度为22 mil时经过4小时试管内细菌数量已降至0.二%以下,均达到明显的杀菌效果;药物浓度为16 mg/l时经过8小时,药物浓度为10 mll时经过12小时在试管内细菌数量求降至 0·l%以下,未达到预期的杀菌效果;药物浓度为 19 mgil时经过 6小时试管内细菌数量与 0.l%接近,AMK常规静点给药主要杀菌作用在给药的前4个小时。 结 论 临床常规剂量的AMK对产ESBIs大肠杆菌(AMK敏感株)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主要杀菌作用在给药的前4个小时。为AMK治疗产ESBLs大肠杆菌(AMK敏感株)感染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