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探讨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学习成绩间的外在关系和内部联系,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内容修订前后的教学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与分析,为教学研究和职能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专业1999级和2000级学生学习成绩分析,采用Excel 2003建库,全部分析在SPSS11.5软件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包括:偏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建立各课程内在联系的分析模型。结果1.两个年级主干课程学习成绩比较分析,尚不能认为年级间、男女同学间平均成绩有差别。各年级男、女同学间按及格或不及格分组比较平均成绩基本相近。对学生学习成绩及格比较,两个年级女同学的平均成绩分别高于同年级男同学的平均成绩水平,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个年级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平均成绩比较,除公共基础课平均成绩略有所下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成绩未见下降。两个年级女同学各主干课程的平均成绩都分别高于同年级的男同学的平均成绩,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个年级各主干课程成绩均数的综合比较分析,2000级成绩有所下降的课程有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寄生虫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和妇产科学8门课程,其余科目成绩比较1999级均有所提高,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学习成绩下降的科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入学成绩、考试命题及大纲的执行情况等。2.经不同学科之间偏相关分析,体现课程体系中学科的优化与重组。在公共基础课中:固定基础化学、医学生物学情况下,组织胚胎学与人体解剖学的偏相关系数为0.5531(P<0.000);组织胚胎学与局部解剖学的偏相关系数为0.3293(P<0.0001),人体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的偏相关系数为0.4244(P<0.0001),表明将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3门学科的实验部分重组合理,以及多媒体人体形态实验室(包括多媒体人体科学陈列学习馆和规范、先进的解剖实习室)的建立是课程设置中较重要的因素。在专业基础课中:固定医学生物学和有机化学情况下,病理生理学与药理学的偏相关系数为0.6178(P<0.0001),病理生理学与生理学的偏相关系数为0.4199(P<0.0001),生理学与药理学的偏相关系数为0.4680(P<0.0001),机能学实验与药理学的偏相关系数为0.4287(P<0.0001),与病理生理学的偏相关系数为0.3952(P<0.0001),提示将病理生还这、生理学和药理学3门学科的实验部分重组机能学实验课程合理,并通过展示多媒体机能实验手段,改进传统的“三理”实验教学,变印证性实验为设计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固定基础化学与医学生物学时,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的偏相关系数为0.4262(P<0.0001),表明将其两门学科合并为病原生物学是合理的。在专业课中:固定病理学时,诊断学分别与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561(P<0.0001)、0.2675(P<0.001)、0.46770(P<0.0001);外科学总论分别与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757(P<0.0001)、0.4273(P<0.0001)、0.2396(P<0.001)、0.3082(P<0.0001),表明在课程设置修订中,加大了这两门学科的教学力度,突出实践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和技能考核是至关重要的。3.46门课程的聚类分析表明学习成绩分布的规律:①毛泽东思想概论、英语、有机化学、医用物理学、医用生物学、基础化学、高等数学,法律基础、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品德课程和医学伦理学等课程聚为一类,可以认为是医学类的公共基础学科。②预防医学、机能学实验、医学免疫学、病理学、寄生虫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计算机技术等课程聚为一类,可初步判定为专业基础学科。③外科学基础和外科学,诊断学、中医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内科学和妇产科学课程聚为一类,是医学专业知识部分。④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属一类,体现在医学上划分为人体形态基础学科。⑤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属一类,提示其实验部分重组为机能学实验。⑥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一类,提示可重组为一门病原生物学。4.经对学生成绩的多重线性回归定量分析,探索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对专业课的影响,为调整课程设置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诊断学成绩与病理学、局部解剖学、药理学、机能学实验、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和有机化学7门课程成绩有线性回归关系存在,其中病理学对诊断学成绩的影响最大。外科学基础与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微生物学4门课程成绩间有线性回归关系,其中药理学对外科学基础成绩的影响最大。内科学成绩与病理学、局部解剖学、机能学实验和药理学和病理学4门课程成绩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且病理学对内科学成绩的影响最大。外科学成绩与病理学、局部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5门课程成绩间有线性回归关系,且病理学对外科学成绩的影响最大。妇产科学成绩与药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和医学免疫学5门课程成绩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且药理学对妇产科学成绩的影响最大。儿科学成绩与药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和机能学实验4门课程成绩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且药理学对儿科学成绩的影响最大。总之,专业课成绩好坏大多受到专业基础课的影响,其中以药理学和病理学对专业知识成绩的影响最大。5.通径分析结果有三条有意义的有效途径,支持医学课程“三位一体”(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三大模块体系。6.主成分分析表明,医学免疫学(x10)、生理学(x8)、生物化学(x9)、微生物学(x11)、病理学(x12)等五门课程对学生成绩影响较大,组成第一主成分。基础化学(x2)、医用物理学(x1)、高等数学(x4)、医用生物学(x3)四门课程决定第二主分量。儿科学(x25)、妇产科学(x24)、外科学(x23)、内科学(x22)、诊断学(x17)这5门课程决定第三主分量。病理生理学(x14)、药理学(x15)、局部解剖(x16)学课程决定第四主分量。由前十二个主分量可见,累计贡献率达81.3%,分析效果理想。其它主分量分别由中医学(x19)、寄生虫学(x13)、影像诊断学(x26)、神经病学(x21)、外科学基础(x18、传染病学(x20)和有机化学(x5)等课程依据其自身的特点各被一主分量决定。这些课程分别是与医学相关的边缘学科或医学亚学科。26门课程的分类图可直观了解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为利用总成绩在学生中引入竞争机制,对毕业生实行计分排名,择优分配、评定奖学金、推荐研究生等提供参考。7.采用因子分析探讨了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了课程定位。第一公因子F1反映了医学专业基础知识中微观和宏观形态记忆方面的能力。第二公因子F2反映医学基础知识中具备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第三公因子F3反映了临床医学专业综合能力。第四共因子F4反映了医学专业机能学方面的知识能力。第十二公因子F12反映了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形态学知识能力方面。其它课程如中医学(x19)、影像诊断学(x26)等依据自身的特性决定,均是与医学相关的重要课程。其中有的是医学的亚学科,有的边缘学科,这是医学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学科,它们可以深化临床医学知识,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临床工作的需要。本结果可客观分析学生成绩各学科间的关系,课程定位明确,课程结构体系划分科学、合理,形成了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结构,体现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结论:经过主干课程学习成绩定性、定量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在学生人数增加,课程学时数缩减情况下,学生学习成绩没有下降,教学质量得以保证。表明新的课程设置以总体培养目标和要求为依据,学科定位明确。分层次设置课程,充分体现了学科的纵向衔接与递进,同时体现课程体系的相对完整性。注重学科的优化与重组,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边缘交叉学科课程。改革后新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结构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划分科学、合理、可行。同时也发现修订后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中还有不足的地方,有的课程设置学时过多或过少,有的学科理论学时与实习学时分配不合理等。另外建议将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流行病学等相关课程纳入主干课程,以深化临床医学知识。课程设置中还应考虑执业医师、研究生考试大纲要求,以适应社会和人才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