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世界金融市场发展变革历程来看,过去几十年里,金融自由化是主要趋势。利率市场化改革在许多国家已实现,对其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绩效影响因国家而异,在某些国家中利率市场化能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促进银行业的发展。而在另一些国家,利率市场化破坏了原有的金融生态,给银行业的带来收入压力,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甚至带来了金融危机。但是总体来看大多数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利率管制放开后,金融机构的竞争将比以往更加激烈,创新金融产品大量涌现和金融脱媒趋势下,个体和企业的投资渠道和融资渠道更为广泛,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波动将会加剧,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金融市场上的存贷款利差越来越小,除了会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绩效带来风险,还会给银行业带来更高的利率风险和更复杂的期限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中小银行由于资产规模和机构设置的一些限制,相比于大银行将会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在商业银行体系中,大型商业银行和数目众多的中小商业银行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银行市场。中小银行丰富了金融市场结构,提高了金融业服务水平,其灵活的管理体系成为银行业的改革先锋。国际经验来看,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小银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银行间的并购重组行为将显著增加,经营绩效差、风险管理能力低和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商业银行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所以,研究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银行的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对其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探索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小银行的发展策略,对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利率市场化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对于利率市场化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宏观层面,而忽略了中小银行的绩效表现及风险管理。事实上,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不同产权主体性质的银行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经营绩效特征,银行业市场结构也影响利率市场化目标的实现。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小银行经营资产负债结构尚未有人研究。新形势下,中小银行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成为业界和学界共同关心的话题,应当对这些问题加以深入的研究。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国际环境等因素不同,利率市场化成果差异较大。普遍的看,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挑战更大。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监管层应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以防止出现金融机构恶性竞争的情况发生,严格监控利率自由化过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上升现象并时刻关注对商业银行可能带来的利率风险。本文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着重分析了银行市场结构与利率市场化改革。受限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利率形成机制缺乏市场化的基础。由此建议引入产权明晰的中小银行,丰富中国的银行市场结构。在银行体系中引入民营银行丰富商业银行产权结构,打破我国银行业改革的路径锁定状态,实现银行治理的高效率,加速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化进程。进而为实质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构建竞争性的市场基础,真正实现利率的市场自我发现功能。在研究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时,根据国际经验,笔者假设短期内利率市场化对小银行的经营绩效负面冲击比比大银行的经营绩效负面冲击更大。实证研究发现,小银行的ROA比大银行的ROA要低0.2个百分点。我们认为,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小,吸收存款能力低,有动机通过缩窄存贷利差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匹配度远高于大型银行,面对利率市场化,小银行的经营压力比大银行大。对此,监管层应充分评估中小银行对利率市场化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评估后续的政策风险。笔者建议,中小银行发挥管理层次少、经营权分散和决定时间短的优势,打造风险定价、产品创新、优质服务的特殊能力。笔者认为,中小银行要坚持围绕中小企业展开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个性化和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最后,文章将关注点放于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影响。利率风险的主要种类有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风险。实证分析发现,2014年资产规模在前三分之一的大银行的利率敏感性比率为0.68,而资产排在后三分之一的小银行的利率敏感性比率为3.81,远高于1。这意味着,中小银行的利率风险比大银行更大,净利息收入和净利润受到市场的波动更大。笔者建议,中小银行应加强利率前瞻性研究,审慎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综合利率各种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将利率敏感性缺口的目标控制在净资本可承受范围内,积极防范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