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即时评价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ro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席卷全球的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浪潮中,课堂评价被置于这场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成为界内外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课堂即时评价作为课堂评价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的评价形式是课堂评价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核心实现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课堂本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世界,课堂空间里所蕴藏着的复杂多变的结构与情境使得课堂生活充满活力,从探讨教师在课堂生活情境中的即时评价入手,关注课堂,关注课堂中师生的生存状态,是本研究的初衷所在。基于此,本研究以“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即时评价”为基本问题,围绕课堂即时评价的三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进行展开,其中,“是什么”是基础性和前提性问题,是“为什么”和“怎么做”的基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借助文献分析、逻辑推理和调查研究等方法进行展开研究:1.课堂即时评价改革的背景研究从课堂评价改革的政策背景看,颁布的一系列教育政策文件为课堂评价改革提供了变革的方向。从课堂评价改革的实践背景看,课堂即时评价作为课堂评价的组成部分存在着方式单一、效果欠佳的问题。从课堂即时评价改革的理论背景来看,即时评价理论研究相当匮乏,未能给政策执行和实践运用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这三者之间的落差为本研究提供了出发点和落脚点。2.课堂即时评价内涵与特征研究教师课堂即时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采用言语、非言语等形式对来源于学生的信息作出回应的活动方式。是有别于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学习性评价的组成部分。具有即时性、对话性、目标性、回应性等特征。本章中对课堂即时评价的界定是本研究的基础性问题,直接决定后续研究范围和方向。3.课堂即时评价表征与标准研究教师课堂即时评价表征形态在本章中体现为课堂即时评价表现形式,包括言语评价、体态语评价、物化评价等形式,其中言语评价是即时评价中最主要最核心的表现形式。并以此为基本维度,通过对课堂即时评价过程的阐述分析,对课堂即时评价进行标准的建构,划分出课堂即时评价标准的一级维度、二级要素指标和三级表现指标。课堂即时评价标准的建构是本研究的前提性问题,为后文的分析奠定基础。4.课堂即时评价现状分析与反思本章笔者通过对河南省新乡市两所小学的语文课堂观察与师生访谈,搜集有关课堂即时评价第一手资料,在量化数据的呈现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即时评价生成性和情境性特征进行质性的描述和分析,以便更客观的呈现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即时评价现状。同时针对呈现出的现状特点,笔者从教师观念意识层面和操作技术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5.促进课堂即时评价策略研究本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课堂即时评价现状为出发点,以课堂即时评价标准为落脚点,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提出如何以即时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策略,包括评价视角多样化、评价内容具体化、评价对象差异化、评价情感丰富化和评价发展长远化,并从课堂教学案例中提取优质课堂即时评价话语,形成可以供教师参考的课堂即时评价话语。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并逐渐呈现出“微”式教学的重要性。在21世纪的今天,开设小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总目标要求,旨在为培
<正> 作为商业识别标记,商标与商号不仅用以区别商事主体和商品来源,而且还承载商事主体享有的商业信誉、商品的质量承诺。商标与商号本身具有的宣传和促销功能在激烈的市场
为解决化石能源面临枯竭的危机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太阳能作为新型能源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太阳能电池成为对太阳能利用的主要途径。鉴于全球的需求量、原料的供应情况、制备
学业拖延是指个体总是不必要地延迟学习任务,并且在延迟的过程中产生心理不适应感的行为。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学习动机是激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要提升财务管理的效果,企业必须顺应大数据时期的特点,从理念、内涵、方法等方面,推动财务管理变革与创新。本文从企业财务管理面
作为国际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国家豁免具有其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在现代国际社会存在着豁免范围的争论。随着《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的通过,具体操作方面的争论会
<正>【考纲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工业地域的特点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之一。最新《考试大纲》在"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条目中指出有关"工业"的必考内容包括工业区位因素、工
负重CT是一种新型锥形束CT扫描仪,患者在双足站立的自然状态下进行检查,可客观反映负重时足踝部骨性结构形态及力线变化,具有辐射剂量小、扫描速度快等优势。因不同于以往负重X
现代社会,通讯技术发展迅速,手机等电子产品价格日趋平民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移动电话渗透率也在逐年升高。目前,中国大学生手机普及率已接近100%,有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