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学研究中,消费问题一直是一个内容广泛而且题材重要的领域。消费问题的另一面即为储蓄问题。我国居民储蓄水平高居不下的事实已经成为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因而,对于储蓄问题的研究具有经典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的特点,从而找出影响我国居民储蓄水平的关键因素,进而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本文使用应用缓冲储备模型和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研究中国居民在各种不确定性下的储蓄行为模式。针对不确定性的衡量问题本文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对数收入的方差,另一种是等价预防性溢价(REPP)。对数收入的方差是经验衡量方法,预防性等价溢价是理论衡量方法。在计算对数收入的方差时,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简单的样本方差;另一种是核密度估计法计算的方差。预防性等价溢价我们采用水平值和对数值两种算法。模型估计时我们采用的是加权最小二乘法(WLS)。为了便于进行比较分析,在模型估计时,本文还采用了二值变量来控制不同家庭的家庭背景。为了对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储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还在总量的基础上,把数据分为了城市数据和农村数据两部分,并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了模型估计。因而,本文的模型分析包括三个部分,其一是总量上的分析;其二是城市和农村的模型估计结果的对比分析。其三是城市、农村和总量水平上的比较分析。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城市和农村的居民储蓄行为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城市和农村的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以及收入不确定性的差异。针对这种差异,我们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