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良贷款率作为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状况和资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我国经济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2015年,大部分上市银行的半年报均显示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呈现“双升”态势。与此同时,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上半年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919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094亿元。作为股份制银行中的领头羊,招商银行也并不轻松,与年初相比,招商银行成为不良贷款率上升幅度最大的银行,较年初增加0.39个百分点至1.5%。如何更好的管控不良贷款,提高贷款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对提高银行的整体竞争力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公司贷款和零售贷款天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但是,在学术界对于二者差异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将不良贷款率细分为公司不良贷款率和零售不良贷款率,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争取填补研究空白,并提升银行业监管有效性和商业银行自身管理的科学性。 本文首先对相关选题背景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的系统性介绍,寻找对不良贷款率可能有所影响的相关因素,并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对招商银行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的增长状况、五级分类状况等进行分析说明,并同其他部分银行进行比较,力求通过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的现状来初步对其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而后结合相关理论,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而后,本文对不良贷款的概念、贷款分类,以及企业和零售贷款的差别进行了论述,为后而对企业不良贷款和零售不良贷款进行比较分析打下了铺垫。随后,本文对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最终选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成本收入比、非利息净收入等指标,以公司不良贷款率和零售不良贷款率作为因变量,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宏观经济要素及银行特征与不良贷款率的关联因贷款类型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相对而言,公司贷款对来自于宏观经济层面的负面冲击更为敏感。 最后,本文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若干差异化和有针对性的不良贷款管理建议和对策,希望从增量防范和存量化解两个层面能够为不良管控提供思路。 本文以招商银行为例,通过对贷款类型的区别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于提高银行不良贷款的管控能力,提升资产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