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借鉴社会科学方法探讨“乡村性”这一人文地理学命题,将地理学思维与社会学和人类学思维结合起来,运用质性研究中的个案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通过登录、类属分析、情境分析等一系列方法和步骤构建了承德市崔梨沟村的“转型史”,剖析了该村的“乡村性”在转型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并从原始资料中建立“扎根理论”。文章共有三个主题:转型、口述史和乡村性。“转型”部分构建了崔梨沟村的“村庄史”,展现了该村最近30年发展的清晰脉络,探寻了其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细微肌理,即在城乡发展政策、“占地”和起步资金的综合作用下,崔梨沟村居民的生计由传统耕作业为主转向了打工和个体工商业为主、耕作业为辅的模式,其生活方式、家庭结构和分工都随之发生变化,村庄开始向现代化迈进。然而村庄内部的转型速度并不一致,存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口述史”部分相当于“转型前传”,是对转型部分的补充和深化。通过受访者M与作者的联合讲述,读者可以窥见崔梨沟村转型前的状况,并发现该村转型的内在动力。这部分内容充分展现了民间叙事和受访者主导的讲述对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价值。“转型”是乡村性变化的背景,“口述史”的烘托则使文章对崔梨沟村的乡村性描绘更为丰满,“乡村性”部分则是全文的落脚点。该村的乡村性在近十几年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不能简单地以“衰退”或者“保留”来描述: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市靠近,但是乡村生活的某些至关重要的因素又得以保留;年轻人身上的“农村味儿”越来越淡,中老年人身上则“黏着”更多的乡村色彩;对于乡村性的变化,很多人身上存在着对子女和对自己的“两套态度”,村庄发展的“过渡性”也体现在个人身上。最后,本文建立了两个“扎根理论”:“外部因素介入引起的崔梨沟村生计替代理论”和“崔梨沟村城乡共生理论”。前者描述了由于城乡改革的推进和占地引发的农户生计的转变;后者刻画了崔梨沟村和城市的互动共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