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观察研究针刺疗法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评价针刺疗法对提高弱视患者视力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合现代研究理论成果,进一步研究针刺疗法对弱视患者视网膜形态学变化的影响,以期为儿童弱视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优化更全面的依据。方法:根据病例选择标准共纳入47例68眼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验光矫正戴镜基础上根据需要联合常规遮盖疗法,同时辅以中频治疗仪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疗法为治疗组。两组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6个疗程。首次治疗前及每个疗程后行相关视力检查,首次治疗前及第6个疗程结束后行OCT检查。分别观察两组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变化情况及治疗组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1mm区域的厚度、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变化情况,以客观评价针刺对弱视患者视网膜形态学变化的影响,为临床优化弱视诊治方案提供更多参考。成果:6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基本治愈28眼,进步5眼,无效3眼,基本治愈率为77.8%,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基本治愈17眼,进步9眼,无效6眼,基本治愈率为53.13%,总有效率为81.25%。治疗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其中,对于中度弱视,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疗效对比具有统计意义(P<0.05);对于轻度弱视,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以3个疗程为周期的阶段性对比中,治疗组的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在OCT检查中,治疗后弱视眼的黄斑中心凹1mm区域视网膜厚度、视盘颞侧及下方视网膜厚度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其中仅黄斑中心凹1mm区域视网膜厚度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疗法可以提高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缩短起效时间,在改善视功能和视网膜形态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