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芍为我国常用大宗药材,是很多方剂配伍的组成成分,在我国大面积种植。白芍在我国栽培品种虽多,但大部分是未经过严格鉴定的自选农家品种,由于白芍的繁殖方式大都为分株繁殖,造成白芍品种严重退化,影响白芍的产量和质量。本次研究基于以上问题,以高产、优质为目标,首先对白芍目前的繁殖方式进行调查,并进一步对收集到的白芍种质资源的综合质量进行初步评价。以安徽亳州和北京白芍种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对白芍生物学性状、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白芍HPLC指纹图谱和白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目前药用白芍的主要繁殖方式是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在逐步发展,但是白芍种子种苗没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应加强白芍种子种苗检验规程的研究,实现规范化管理。对收集到的不同种质白芍的生物学性状进行观测,综合各个性状的比较结果,亳州2号在收集到的种质中具有很大优势。2.收集到的不同种质白芍芍药苷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的要求,而且不同种质的白芍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有较大的差异,亳州的3份种质资源两种化学成分均较高,北京3份种质资源两种化学成分含量差别较大,其中北京3号芍药内酯苷含量最高,已超过其芍药苷的含量。通过比较白芍药材去皮与未去皮两种不同的处理结果,发现整体情况下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未去皮处理高于去皮处理。3.比较了不同条件下建立白芍HPLC指纹图谱,选择出最佳条件:色谱条件: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30℃,流动相:A-0.1%磷酸,B-乙腈,梯度洗脱0-10min A95%-87%,10-35min A87%-78%,35-45min A78%-35%,45-50min A35%-20%,50-60min A20%-20%,60-65min A20%-95%。。分析收集到白芍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建立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为白芍种质资源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4.选择条带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7条引物进行扩增,共获得56条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38条,平均多态性比率为67.86%;运用NTSYS软件计算样品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值),得到样品间遗传相似系数矩阵,其中亳州1号和亳州2号间相似系数最大,说明两者间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差异小,北京2号和山西野生白芍相似系数最小,说明两者间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差异大;利用UPGMA法,根据遗传相似系数对各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在GS值为0.72时把14个样品分为两大类群,北京和安徽栽培白芍为一个类群,其他品种为另一个类群。4个产区的栽培白芍和山西野生白芍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性,可以从基因水平把植株外型相似的栽培品种区分开,对新品种的选育有很大的意义。综合以上研究,从收集到的药用白芍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以下几个优良品种:亳州2号,北京3号,北京4号,山西野生品种,可以进行定向培育,继而深入研究,为药用白芍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