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促使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况,是迄今为止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各类国家的普遍规律。包括农民、农村、农业在内的“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的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焦点是收入问题。产生这-问题的直接原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普遍存在,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农民。近年来,随着农村男性剩余劳动力迅速向外转移,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逐渐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部分,这严重制约着农村女性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农民总体向外转移的速度、有效性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
本论文以我国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问题为背景,以国内外城市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研究陕西省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现状、动因、特征、阻碍因素、解决方法及对策。首先,依据经济学家刘易斯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剖析了陕西省经济相对落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而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滞后性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巨大“瓶颈”。其次,深入分析陕西省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动因在于经济体制改革形成的启动力、农业收益低形成的推动力、城市迅速发展形成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性别平等意识增强注入的活力。再次,阐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严峻的就业形势、农村妇女自身素质低下、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当前陕西省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四大阻碍因素。最后,指明在陕西省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滞后性、就业层次的不合理性、就业的不稳定性、就业信息渠道狭窄等四个方面,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指导性对策和建议。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对陕西省解决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全面、有效地推进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工作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