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转抗生素基因的恶臭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putida WCS358::phl菌株、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WCS417r、2-79、Q2-87及提纯的DAPG(2, 4-diacetylphloroglucinol, DAPG)进行桉树青枯病防治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水杨酸与2-79和WCS417r、水杨酸与WCS358::phl和Q2-87以及水杨酸与DAPG三种组合的实验方案,将多种抗病机制结合起来共同控制桉树青枯病的发生。在液体培养系统和土壤盆栽试验中,用0.5~1 mM的水杨酸浸泡3~5 d,可以显著地提高桉树幼苗对青枯病的抗性。浓度超过3 mM或浸泡时间达7 d以上,水杨酸对桉树幼苗有毒害作用。以荧光假单胞杆菌WCS417r为对照,测定了产PCA(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 PCA)的荧光假单胞杆菌2-79菌株对桉树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在土壤盆栽试验中,通过菌液沾根的方法,2-79和WCS417r分别比对照的发病率降低18.4%和33.8%,差异显著(α=0.05)。WCS358::phl和Q2-87能够产生DAPG,在土壤和液体培养系统中都可以显著控制桉树青枯病的发生。从WCS358::phl和Q2-87中提纯的DAPG比对照的发病率分别降低25.8%和22.9%,差异显著(α=0.05)。在三种组合的抗病试验中,桉树幼苗用0.5 mM的水杨酸浸泡5 d后分别沾2-79和WCS417r,与对照相比,能显著增强抗病性;经0.5 mM的水杨酸浸泡(或淋根)5 d再用Q2-87,WCS358::phl处理,均能显著防治桉树青枯病;在液体培养系统中,接种前3 d用1.0 mM的水杨酸淋根,再沾1.0 mg. mL-1的DAPG,至第5 d,结合防治效果均显著。以上结果表明,水杨酸的诱导抗病性与具有拮抗活性的生防菌及提纯的DAPG结合,能显著增强防治桉树青枯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