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在”是一切事物的运动方式和表现形态。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时空。面对纷繁复杂的外在世界,人们需要不断地认识、感知这个世界、这个人类,从而达到认识自己。而语言就是这种认识、感知的外化形式。存在句就是以表现事物的存在性为主体的语言形式。本文以汉语与非汉语相结合,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参阅等研究手段,从存在动词的类别差异、存在句的结构模式、分类、句法和语义、语用以及类型学等多个方面,对汉藏语系各语言及方言的存在句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分析汉藏语存在句的结构模式、类别及各构成要素的句法、语义、语用特点,揭示汉藏语存在句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探寻汉藏语存在动词的演变轨迹。全文共分九章,各章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为绪论。简要说明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意义和价值、创新点和难点、语料来源和语料搜集情况。第二章为相关研究综述。全面梳理迄今为止有关存在句和存在动词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汉语、非汉语存在动词和存在句的相关研究,汉语和其它语言存在句的比较研究等。汉语存在句的研究成果较丰富,包括存在句的概念、范围、结构和分类等,既有共时平面的比较,也有历时平面的考察,还有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分析存在句的语义、语用特点等。汉语存在动词的研究主要见于相关论文或著作,没有专门论述的文章。民族语存在动词的研究,仅限于藏语、西夏语、哈尼语和羌语等几种语言,其它民族语存在动词的研究散见于各参考语法、语言研究和简志当中,没有专门研究存在句的文章。汉语和非汉语存在动词、存在句的比较研究还是一片空白。第三章为汉藏语存在动词研究。指出汉藏语的存在动词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别。“有/在”类存在动词不仅单纯表“存在”,而且在藏缅语族的大多数语言里“有/在”同形,在表示不同的语义和范围时有动物和植物、有生命和无生命、固体和液体、可移动和不可移动、客观和抽象等类别差异,而汉语、壮侗语和苗瑶语的“有/在”不同形,没有类别差异,我们称之为典型存在动词;其他类存在动词形式都比较单一,没有类别范畴,我们称之为非典型存在动词。存在动词既具有普通动词的某些特点,如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有否定形式,有的语言还有人称和数的范畴等;也有不同于普通动词的特点,如不能重叠、不可以受副词修饰等。本章重点考察典型存在动词的类别范畴、语源关系、形态特点及在各语言中的差异。第四章考察汉藏语存在句的结构模式。由于语序不同,汉藏语存在句的结构模式出现差异。藏缅语族多数语言的存在动词位于句末,汉语、壮侗语族和苗瑶语族各语言的存在动词位于句中。藏缅语存在句的两种结构模式分别为“A段+C段+B段”和C段+A段+B段”,汉语、壮侗语和苗瑶语的两种结构模式分别为“A段+B段+C段”和“C段+B段+A段”。第五章考察汉藏语存在句的类别。汉藏语系各语言及方言的存在句非常丰富,类别较多,形成存在句系列。汉藏语的存在句,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从存在动词的语义特点,可分为“有/在”字句、“是”字句、“贴”字句、“挂”字句、“站”字句、“摆/放”字句、“躺”字句、“坐”字句、“漂/浮”字句等;从存在动词的状态特点,可分为静态存在句和动态存在句等;从存在动词的时体特点,可分为一般存在句、进行体存在句、完成体存在句和持续体存在句等。第六章考察汉藏语存在句的句法结构。汉藏语的存在句主要由处所词(A段)、存在动词(B段)和存在主体(C段)三部分构成。处所词主要表示物体存在的位置,都是实在的、具体可感的一定空间;存在动词主要表示物体的存在或以何种方式存在,体现存在主体和处所词之间的依存关系;存在主体主要表示何种物体的存在。第七章考察汉藏语存在句的语义、语用特点。汉藏语存在句的A段主要由处所词充当。处所词一般能回答“哪儿”,表示存在主体所在的位置或空间,是未知信息,新信息。存在句的B段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具有“存在”和“状态”等语义特点。典型存在动词只表示单纯的存在,非典型存在动词主要表示持续的存在状态。存在句的C段是存在句的核心,都是已知信息,旧信息。汉藏语存在句的处所词可以充当句子的话题,构成话题句。汉藏语的存在句可以构成复句中的一个小句,从而扩大存在句的使用范围和语用价值,丰富不同复句各小句的内容。第八章考察汉藏语存在句的类型特征。汉藏语的存在句有很多共同特点和个体差异。这些共同特征在不同语族或语支之间既有发生学的关系,也有类型学的共性。尤其汉语与壮侗语、苗瑶语在存在句的语序、结构、存在动词类别方面的一致性,而与藏缅语的大多数语言语序、结构和存在动词类别不一致。汉语和壮侗语、苗瑶语及白语、克伦语都属于SVO型语言,“有/在”类存在动词比较单一;藏缅语的大多数语言(白语、克伦语除外)属于SOV型语言,“有/在”类存在动词类别丰富。但是,汉语和藏缅语的亲属关系最密切,其差异不仅体现在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藏缅语的多数语言属于黏着型语言,也说明各语言在语族或语支分化之后,语言内部特点决定各自的发展道路,从而差生了不同的个性特点。第九章为小结。总结全文内容,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