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医证候特征与急性缺血性中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分析中风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基于DWI-ASPECTS评分构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能力。方法:本研究对两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547例研究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从数据库中提取人口学资料、病史、伴随疾病、并发症、生命体征、NIHSS评分、证候要素、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评分等临床数据。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定义为发病第7天NIHSS评分升高1分以上;对基线、第7天、第10天三个时点六个证候要素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证候的分布与演变特征;对临床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对24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P<0.1),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另外,由两名独立的影像评价员对120例头颅MRI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DWI-ASPECTS评分,分析ASPECTS包含的10个区域缺血损伤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通过绘制DWI-ASPECTS得分与END的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评估DWI-ASPECTS评分对于END的预测能力,再根据约登指数,确定最优的界值。结果:共纳入了 547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其中有47例患者7天内发生了早期神经功能恶化(8.6%);对发病72小时内、第7天、第10天的证候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发病72小时以内,内风(94.4%)、痰湿(71.7%)、血瘀(61.5%)是最主要的证候特征,随着时间的进展,发病第7天内风证迅速下降,痰湿证与血瘀证贯穿始终,一直维持较高水平;第7至10天,六个证候要素均呈现稳定的变化趋势;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P=0.012)、合并高血压(P=0.085)、冠心病(P=0.006)、房颤(P=0.028)、并发症(P=0.004)、收缩压(P=0.063)、中脏腑(P=0.098)、基线 NIHSS 得分(P=0.036)等8个变量是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房颤(P=0.000, OR=0.075)与并发症(P=0.004, OR=3.333)是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ASPECTS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的划分,分析ASPECTS梗死部位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的关系,发现岛叶(P=0.006)、额叶、颞叶、顶叶皮层,尤其是M2(P=0.003)、M3(P=0.001)、M4 (P=0.009)、M5 (P=0.038)、M6 (P=0.009)等 ASPECTS 区域的梗死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评价DWI-ASPECTS评分对中风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能力,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764,根据约登指数(0.500),确定DWI-ASPECTS评分的界值为7.50分,将DWI-ASPECTS分为0-7分与8-10分两部分,其灵敏度为0.667,特异度为0.833。结论:从证候要素整体的演变规律上看,发病72小时以内,内风、痰湿、血瘀是最主要的证候特征,发病7天内证候变化较为迅速,尤其以内风证最为显著,第7至10天,六个证候要素均呈现稳定的趋势,提示发病第7天是急性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演变的关键拐点,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重点关注发病7天内证候的演变;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并发症、中脏腑等是影响END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房颤、并发症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临床上遇到的患者年龄越大、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发生并发症,则发生END的风险增高,应针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提前进行有效的预防;基于头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DWI-ASPECTS评分对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DWI-ASPECTS评分在0-7分之间的患者,7天内发生END的风险较高,该评分有助指导临床医师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高危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DWI-ASPECTS评分是预测急性缺血性中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一个便捷实用的预测工具,对指导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创新性:既往关于中风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相关的危险因素,探讨可能的发生机制,寻求有效的干预措施;本研究首次将研究的切入点放在早期预测方法上,通过对临床资料与影像资料构建预测模型,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从脑地形图(Topographic Mapping of Brain)的角度探讨了神经影像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首次将基于磁共振DWI的ASPECTS评分拓展应用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中,构建了一项便捷实用的预测工具,有助于指导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