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选题是基于对我国当今大学校园建设热潮中老校园建筑文化问题的关注。研究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为具体的案例,通过对这个典型的中国大学老校园的规划与建设过程的全面回顾,以及对大学老校园建筑文化意义的深入剖析,揭示出作为“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对当地城市和环境在文化上的重要意义,而这种“场所精神”往往是大学因强调自身的相对独立于社会空间的品质而显示出的独特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公众参与”这一有助于改进以往大学校园规划过度依赖政治决策之不利的方法,并将其作为保护和提升大学老校园建筑文化过程中的一种可能的出路与应对策略。
全文由六个章节组成,在第一章,作者强调了老校园对大学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当今中国大学校园快速发展过程中老校园未来发展命运的担忧,同时,介绍了选择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作为个案研究的缘由。第二章,作者以史料为基础,对南大鼓楼校区校园的发展演变过程做了全面的回顾,系统地研究了南大鼓楼校区“三条轴线”的规划思想与设计手法。通过对这一典型个案的深入分析,作者在第三章对我国大学老校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性的思考,并归纳出其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意义认识之不足。因此,在论文的第四章,作者对作为“场所精神”的校园建筑文化的意义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强调其对地区建筑和城市的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为此,在第五章,作者针对性地提出了“公众参与”这一保护与提升大学老校园建筑文化的策略性方法。最后,作者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工作和核心思想,并对公众参与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以及南大鼓楼校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