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教学要走进生活,教学要回归生活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潮流。许多有识之士意识到,由于当前的课堂教学严重背离了学生的生活,结果使得教学在整体上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感,丧失了教学应有的完整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难以培养起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改变这种状况,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纲要》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纲要》从课程功能、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着眼点和最终归宿——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由此可见,学生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因此,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应关注学生生活、提升学生主体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改革必须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注重学生精神生活的重建,并赋予其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从教学这一活动产生、发展的角度看,教学源于生活,生活是教学存在的依据和背景;教学不同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超越生活。教学与生活的这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关系,使教学背离生活成为可能,而种种认识上的与现实方面的原因则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现实中,我们的教学已经存在着相当严重的背离学生生活的片面倾向。这种背离的情形主要表现在:教学偏重科学世界和书本世界;教学注重理想生活和未来生活;教学强调过去世界,忽视现在世界。造成教学背离生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传统的知识论哲学观、对科技理性权威的崇拜、教学认识论的狭隘、教学论逻辑起点的偏差以及精英主义价值取向的应试教育体制。教学背离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远离生活世界的主体的过程,是一个对生活世界进行非人性化处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迷失了自我,迷失了作为“人”的主体价值。造成教学背离生活的种种原因正是通过消除人的主体地位、主体价值,远离作为主体的人而使教学背离了生活。教学与生活的疏离是如此之远,以至于教学已经成为压抑人性、宰制心灵的代名词,教学本应有的人性关怀难得体现。教学首要的应是培养人的生活品质,完善人的生活状态,提升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质量,让人学过美好的生活。教学应回归生活,在生活里追寻教学本真的意义。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给教学回归生活提供了哲学依据。胡塞尔要用“生活世界”这个概念引起人对自身精神生活的关注,使人生意义成为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他把人生意义定位在生活世界中,主张人要重返生活世界,通过回归生活世界而重新回归先验主体和人的丰富理性,从而找回其失落的意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