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民是战时中国大地上一道伤感的风景线,国民政府转变自古以来的救济思想,视难民为抗战力量的一部分,积极加以组织和训练。另外,为了从根本上救济难民,提出了寓救济于生产的口号,采取了举办难民工厂、难民垦殖、小本借贷、工艺培训所等许多积极救济行为。我国西南大后方荒地非常广袤,难民当中又有许多农民参杂其中。开展难民垦殖,既有利于开发荒地,又有利于救济难民,所以成为抗战时期舆论普遍支持的一种救济措施,在许多省份开展了难民垦殖运动。江西由于国共十年的对峙,境内荒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少。抗战初期沿海省份的快速沦陷,使得大量难民向后方迁移。江西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西南大后方的最前线,成为了难民往大后方迁移的中转站。上百万难民的到来为江西带来了大量劳动力,江西积极调查荒地,划分地权,选收难民,开办垦场。然而,难民垦殖存在着其复杂性,战局的变化使难民心理不稳,使有些难民不敢做长久停留的打算,选收的时候往往很难选到合格的垦民;划分垦地时,为了方便快速地救济难民,在处理地权的时候多采取强制措施,把认为是荒地的地权收归政府所有,分配给难民垦种,垦民具有永久使用权,这给日后垦民与当地民众之间发生矛盾埋下了隐忧;为了严密对垦民的监督管理,把垦民编入当地保甲,垦民与当地民众由于有切身的利益之争,导致多发生当地保甲欺压垦民的案件;垦务处成立后,提供给垦民的是享受五年免服兵役与缴纳赋税的优惠政策,五年过后,战争仍然没有结束,垦民的生活也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优惠政策的到期使得大量垦民无法继续维持生活,只能选择退垦。难民垦殖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战时国民政府社会救济行政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是三方面的问题:组织、经费、人才。制度建构上的缺陷,加上自然灾害和物价飞涨的影响,难民垦殖既取得了寓救济于生产的成效,却又无法救济更多的难民,其内在存在的各种问题,值得后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