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该文研究萨尔图油田北—二排P1油层组的储层特性.从区域地层、构造、沉积背景入手,以研究区和邻区的重点取芯井岩芯分析为基础,建立研究区沉积微相类型及识别特征,确定各小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研究萨尔图油田北—二排P1油层组的储层特性.从区域地层、构造、沉积背景入手,以研究区和邻区的重点取芯井岩芯分析为基础,建立研究区沉积微相类型及识别特征,确定各小层亚相和微相类型,建立相应测井微相模式,依据研究区316口井的测井曲线资料将目的层PI组油层分为八个小层:P11~P17,其中P12层为厚油层,又可分P12a和P12b两个小层.PI油层组是厚油组合,由于大庆长垣储层的沉积模式以大型叶状三角洲及部分河流相为主,总厚度500多米,由130多个小砂层和泥岩交互而成,是一套典型的非均质砂岩储层,该储层具有分布广、厚度大、渗透率高和层内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该文详细描述了研究区的地层特征、沉积微相特征及储层特征,从层内、层间、平面三个方面对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研究并加以论述.系统的阐述了各种因素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定量和定性的对本工区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了评价.该文重点解剖P11~P13储层,分别属于高弯曲流河、低弯曲流河,辫状河成因环境.对辫状河砂体,平面上大面积连续分布,在平面及层内非均质性弱,在较稀的井网下注采关系就较完善,目前平面上几乎所有井点都已水淹,只有局部由于砂体厚度变薄,物性相对变差而存在一些低水淹部位.对曲流河砂体,由于平面上曲流河反复迁移和改造,以侧蚀和侧积方式形成了面向广阔的复合曲流河砂体,内部发育有许多尖灭区及河间砂体,边部及内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废弃河道,从而使曲流河上半部侧向连通性变差,这类砂体中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河间砂、废弃河道部位及尖灭区附近.
其他文献
该文研究了抽油杆和油管在其工作环境下表面缺陷的主要类型及其产生缺陷的机理.研究给出了一种根据表面缺陷的漏磁场检测原理开发的适用于井口在线工作的抽油杆、管探伤仪的
凝析气藏岩石中凝析气的相变特征及其反凝析渗流机理是凝析气藏开发研究中的前瞻性课题,在理论和应用上均具有较大的难度和深度。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凝析油气体系的相变及渗流
宝浪油田储层属侏罗系含煤岩系粗粒低孔、特低渗储层。截止到2010年,已投入注水开发13年。注水开发效果差、含水上升快是开发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因此,开展储层非均质特征及其对
岔河集油田岔中—岔南空白带位于岔33断块和岔15断块之间。区内已有多口零散出油井,主要目的层为东三段和沙一上段,储层分布不均匀,纵横向变化大,属构造岩性油藏。该区井网稀,采出
低渗透油田存在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平均孔喉半径小、比表面大、毛管压力高、渗透率低以及开发难度较大等问题,因此在进行低渗透油田开发前,必须对油层的地质特征和油层物性
压裂液体系对压裂施工的成败和施工后增产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开发一种具有耐温性强、对地层伤害较小等优良性能的低分子聚合物压裂液体系,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系统的
随着各大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套管发生变形、破裂、错断等损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油田套损井数量逐年增多,对油田的开发效果造成巨大的影响。 影响套管损坏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类:一
聚合物驱是在注入水中加入少量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增加水相粘度和降低水相渗透率来改善流度比、提高波及效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 聚合物驱作为油田开发晚期的一
本文主要阐述了油井物理法解堵与化学法解堵的原理,以及两种解堵方法的匹配与筛选、设计方法、现场工艺设计和施工方法。在油田开发生产的实践过程中,油层污染堵塞始终是制约油
该项目依据现代石油地质理论和开发理论,通过多学科协同,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研究了坪北油田注水开发特征、油井见水、受效特征,重点对坪北油层发育好、目前产油量较高区域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