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地区清代碑刻书法的文化阐释

来源 :湖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dd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土归流之前的恩施地区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管理制度和社会形态:土司社会、卫所社会和州县社会。三种社会边界清晰:东北部即今天的巴东县、建始县、清江以北地区是府县社会,中部即今天恩施市、利川市的中部东部和咸丰县的龙潭河以南部分是卫所社会,而包括鹤峰、来凤、宣恩三县以及巴东建始的清江以南部分和咸丰北部利川西部是土司社会。然而自改土归流发生以后恩施地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政治上社会制度变为府县制;经济上,游耕制的生产方式发生改变;文化上,外来人口迁徙所带来的文化又使得恩施地区原有的文化风俗发生了改变。恩施地区的碑刻数量自进入清代后也开始丰富起来,特别是改土归流之后。碑刻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同时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一定的社会需求。因此,深入研究碑刻书法的符号意义及文化阐释,分析碑刻书法符号系统的组成结构、符号意义、文化内涵以及碑刻书法意义生成等问题,对碑刻书法符号背后蕴含的习俗、道德观念、社会体制进行探索,丰富区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本文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分析文献,运用民族学的田野调查对恩施的滚龙坝、利川的鱼木寨、船头寨、佛堂坝,鹤峰的民族碑林、容美土司,咸丰的唐崖土司等地进行详细调查。对现存的恩施地区清代碑刻书法收集一手的田野资料,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后,运用文化符号学的方法从物质存在、文本构成、艺术风格三个系统进行分解,分析物质空间、文本内容、文本叙事、书法艺术、碑刻装饰等符号的意义,认为碑刻的物质存在是基于其功能需求和风水讲究,文本形式反映了碑刻排布的主次,文本内容囊括了恩施清代社会的大小方向,而书法风格则展现了当时人文水平,纹样装饰则有龙、凤、虎纹样三大类。通过对恩施地区清代碑刻书法的组成三个系统的表层意义分析后,探究其文化内涵,认为碑刻的文本系统反映了清代恩施社会文字记录惯习的建构,是恩施地区祖先崇拜的强有力体现,而艺术系统则带来了不同于以往恩施地区艺术审美,一种静态的美,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图腾崇拜,既有恩施地区原生的对虎的崇拜,也有对汉文化图腾龙凤的崇拜。碑刻的物质系统则是承载文化的物理空间,它作为承载社会规约、道德观念、民俗信仰等精神文化的空间,是社会道德和礼制的象征,并且碑刻书法作为一种书写和镌刻的“仪式”,记录生活的各种大小事,清代碑刻书法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忆。恩施清代碑刻书法之所以在清代大量的出现,则是由于恩施地区的文化空间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恩施地区将自己的文化通过碑刻这一形式进行编码,形成了新的意义结合体。
其他文献
赵翼是清乾嘉时期的诗人、诗论家、史学家,其诗论家身份通过《瓯北诗话》这一诗学著作体现,因诗话主体是以十卷的篇幅分卷评析唐、宋、金、明、清十位诗人,所以《瓯北诗话》又称《十家诗话》。《瓯北诗话》虽是论诗专著,其中又有浓厚的史学思想,这是赵翼史学家身份所致。正是作者史学家身份使得《瓯北诗话》成为一部跨学科性质的诗学著作。赵翼在诗话中处处体现的客观鉴赏态度与全面的鉴赏角度等都得益于其史学家身份,而这些亦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作品充满对人类灵魂深处执着的探索和由此产生的深沉的忧思,因而受到广大读者和众多评论家的关注。尤其是其代表作《红字》,自发表之日起,就备受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国内外学者对霍桑的作品《红字》的研究众多,成果颇丰。研究者们立足于作者、人物、主题、叙事技巧等方面,从象征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弗
20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形象问题逐渐成为建筑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议题,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现代化大都市虹吸效应明显,导致大城市越来越大,小城市与乡镇越来越小,面对“千城一貌”和现实竞争的残酷现状,小城市的发展成为了当下急需深切关注的城市问题。尤其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战略,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变得更加具备
孙健忠是湘西的少数民族作家,他的小说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书写和展现了土家儿女的生活境遇,特别是对不同历史背景下女性生存状况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女性书写意识。本论文在系统阐述和分析孙健忠具体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其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和独特性,以期揭示他在女性书写上的独特魅力。其次,分析这些女性形象所凸显的女性意识,较为突出的有:勇敢追求婚姻自由、积极谋求经济独立、主动争取政治参与等意识
《归田诗话》是元末明初诗人瞿佑的一部诗学理论作品。有学者认为“瞿佑之诗及《归田诗话》对明初越诗的繁荣、明清杭州风雅的开启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归田诗话》总体情况进行介绍。全书一百二十则诗评,共提及人物(含各朝文人、皇帝)158人,涉及诗文、评论、语录312篇(条)。本部分的研究从瞿佑与明初诗坛的联系入手,着重对学界关于《归田诗话》的书名、评价相关争议进行考证释疑,并对《归田诗
相比于以媒介视角去定义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远不如从传播主体的角度出发,即把握传播者的活动,更能深刻理解这个时代的本质。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大众传播的权威地位受到冲击,进入到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并行的时代,其中群体传播的主体性更为凸显,对其他传播形态产生影响。在新的传播环境中,我们需要注意几个明显的特征: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提供的无处不在的虚拟空间,颠覆了大众媒体仅向少数精英
研究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是骚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安作为第一个以专论形式评价屈原及其作品的人,他一方面将《离骚》与《国风》《小雅》相比,凸显出《离骚》“好色而不淫”与“怨诽而不乱”的特征;另一方面又高度肯定了屈原之行,赞扬屈原可“与日月争光”的高洁品格。两汉与六朝时,司马迁、班固、王逸和刘勰等人围绕刘安骚评展开评论,他们从评屈入手,着重总结、研讨刘安骚评之语,逐渐形成了从人物本身向文本本
新闻媒体依托媒体记忆记录和储存民族文化,引导“过去”进入“现在”,沟通历史和未来,塑造文化传承的记忆框架,进而传承和保护着少数民族文化。本文应用媒体记忆相关理论,选取恩施权威主流报刊——《恩施日报》作为研究文本,以土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土家女儿会为研究个案。通过阐释媒体记忆与文化传承的互动关系,试图分析《恩施日报》的土家女儿会媒体记忆实践活动,评估媒体记忆实践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反思媒体
文学是作者用独特的话语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近些年来,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构建清正廉洁的现代化社会期待也越来越高。在文学上一方面反应为反腐类作品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反应为人民群众对反腐类作品的鉴赏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为此,笔者以伦理叙事为落脚点,对新时期周梅森反腐作品里的“自我与知识分子伦理”、“个体与历史伦理”、“父子伦理”等伦理叙事进行了分析,在“知识分子角色意识与自我表达”、“英雄个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媒介生态正在逐步形成,传统媒体正遭遇着来自新媒体的各种冲击。互联网与科技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深入,给乡村文化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乡村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国最广大基层人民的劳动智慧,折射出中国基层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在新媒体时代,面对新媒体的多样性,乡村文化该如何自处,最大程度的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