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期的商业实践中,集中出现了一些互联网平台企业从竞争走向合并的案例,例如58同城与赶集网、美团团购与大众点评网、优酷与土豆等。学术界意图以传统的竞合理论来解释这一系列现象,但基于供应链模式和传统资源基础观视角的竞合理论在解释这一现象时却遇到了挑战:一方面,资源视角的竞合理论认为资源相似性是影响竞合关系强度的关键要素,企业在同质资源上竞争,在异质资源上合作,而近期出现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合并案却是在人、财、物等资源高度同质的情况下进行的;另一方面,供应链视角的竞合理论强调企业间会在远离消费者的一端合作,在靠近消费者的一端竞争,而互联网平台企业却与所有用户均为“零距离”。由此看来,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资源属性和运行机制的特殊性是带来上述理论挑战的关键原因。传统企业以具有排他性、稀缺性、难以替代性、难以模仿性的人、财、物等资源为核心资源,以单向链式的供应结构为核心模式;互联网平台企业却以共享性、海量性、易于复制性为属性特征的数据资源为核心资源,以多向网状的平台模式为核心模式。与针对单边市场的供应链理论不同,平台理论强调平台模式会同时关注双边或多边市场中的资源和利益。因此,互联网情境下的平台理论和数据资源属性可能会给互联网平台企业竞合战略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本研究运用平台理论、竞合理论和资源相关理论,利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4对理论抽样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案例的分析与比较,界定了数据资源所具有的归属性和相似性属性,提炼了竞合战略与竞合行为等相关构念,深入分析了平台运行机制与数据资源属性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对抗型、伙伴型、适应型和孤立型等竞合战略选择的影响机理,刻画了平台企业在不同竞合战略状态下基于数据资源配置倾向与应用倾向的竞合行为。本研究基于互联网情境挖掘了数据资源属性和平台企业运行机制,构建了竞合战略与竞合行为的理论体系,补充和完善了现有的竞合理论和资源相关理论,并为互联网平台企业竞合战略选择和行为决策的商业实践提供了指导和借鉴。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刻画了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运行机制与数据资源属性,发现数据资源在盈利端的相似性和补贴端的归属性是影响互联网平台企业竞合战略选择的关键要素。具体而言,企业间会在同质且多归属的数据资源上倾向于选择伙伴型竞合战略,在同质且单归属的数据资源上倾向于选择适应型竞合战略,在异质且多归属的数据资源上倾向于选择孤立型竞合战略,在异质且单归属的数据资源上倾向于选择对抗型竞合战略。第二,互联网平台企业间基于数据资源的配置倾向和应用倾向会进行不同的竞合行为决策。具体而言,伙伴型战略的企业间会选择深耕的应用倾向和共享的配置倾向,从而选择深耕互补的竞合行为;对抗型战略的企业间会选择差异化的应用倾向和保护的配置倾向,从而选择边界差异的竞合行为;适应型战略的企业间会选择差异化的应用倾向和共享的配置倾向,从而选择差异协同的竞合行为;孤立型战略的企业间会选择深耕的应用倾向和保护的配置倾向,从而选择专业深耕的竞合行为。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运行机制与数据资源属性进行了提炼与界定。虽然已有学者意识到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以及大数据将给商业实践带来的重大影响,但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运行机制及其核心资源——数据资源的研究和探讨仍然不够深入。本文通过多案例编码分析发现,互联网平台企业是以连接盈利端与补贴端用户并满足彼此需求为运行机制的载体,其盈利端数据资源的经济学属性表现为相似性而补贴端数据资源的经济学属性表现为归属性。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平台企业运行机制与数据资源属性的提炼与界定,一方面对现有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相关理论研究起到了补充和完善作用,另一方面在人、财、物资源要素体系的基础上补充了数据资源这一新资源要素并提炼了数据资源的经济学属性,对尚处于萌芽阶段的大数据经济学理论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次,本文构建了互联网情境下平台企业竞合战略理论框架。当供应链理论与资源视角的竞合理论在解释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竞合互动规律遇到挑战时,本文基于互联网情境将平台理论、数据资源属性与竞合理论相结合,通过跨案例分析与比较构建了互联网情境下平台企业竞合战略的理论框架,归纳出竞争占优的对抗型、合作占优的伙伴型、无明显互动的孤立型以及竞合共存的适应型四种竞合战略类型,并揭示了平台机制与数据资源属性对竞合战略选择影响的内在机理,丰富并完善了现有的竞合理论。最后,本文从数据资源视角提炼了不同竞合战略下相应的竞合行为构念。以往对竞合理论的研究,学者们更多聚焦于竞合战略的类型划分、前因变量及结果变量,对不同竞合战略下企业进行的竞合行为决策却鲜有文献探讨。本文通过对现有理论的梳理和对实践案例的提炼,基于数据资源的配置倾向与应用倾向,分别提炼了伙伴型战略下的互补深耕竞合行为、对抗型战略的边界差异竞合行为、适应型战略的协同差异竞合行为以及孤立型战略的专业深耕竞合行为,对竞合理论在竞合行为决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补充与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