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人们带入到一个虚拟的社会空间——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并非完全超脱于现实社会之上的理念社会,而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人的发展是一切社会形式发展的最终归宿,而在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就目前网络社会发展现状来看,人的主体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在对人的主体性问题做了历史考量之后,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对主体性内涵作了全面阐释,认为人具有自觉性、自为性、能动性及自我超越性等主体性特质。以科学的主体性内涵为依据,对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在网络社会环境影响下,人的主体性存在被弱化或消解的风险,具体表现在:第一,主体自主意识弱化。网络空间里很容易造成自觉性危机、自决能力受到威胁、目的性缺失等一系列自主意识弱化的问题。第二,主体自律能力的消减。网络主体愈发变得缺乏自爱、自省和自控。第三,主体价值尺度的错乱。价值是主体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导向,而在网络社会里,价值相对主义盛行、价值规范降低、价值稳定性差、价值冲突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价值尺度的正确导向作用。第四,主体自我超越的丧失。作为主体性的重要构成,自我超越性在网络空间里受到了极大的威胁,面临批判意识减退、思维能力受限、创造性缺失等危机。主体性的丧失已成为网络主体发展一个瓶颈,究其原因,就在于网络文化对主体的诱惑,在于制度监管的缺失和主体意识的丧失。网络技术本身对主体性所处的困境并不能进行自我修复,相反,在技术理性思维的引导下,技术本身往往还会加剧这种困境,这就需要主体自身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来遏制网络对主体性的消解过程。文章从网络监管与道德建设、以教育提升主体认知、推动主体投入生活实践等举措入手,对网络社会人的主体性有效重建,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设想。对网络社会人的主体性问题进行全面审视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确立网络空间中人的主体性地位,有助于网络主体树立正确的价值尺度,有助于促成良好网络文化的生成,推动我国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