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在中医方面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包括中医病名、证候分型还未统一,治疗也有待于规范化。本病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即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NASH相关性肝硬化。本课题旨在通过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原则下,依据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相结合的理论,并运用现代统计学因子分析的方法,初步探讨该病的症状、舌脉特点、证候特点,从而为进一步的临床诊断、辨证、治疗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2内容和方法本论文包括三篇综述,临床研究,文章引用的调查表格、中西医诊断标准,统计数据,结果分析及讨论等。综述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现代研究进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证候研究进展等,通过对以往研究的了解可以增加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从而为临床研究提供较好的指导作用。临床研究中收集了265例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一般情况、四诊调查资料和部分理化检测结果等,主要包括体重指数、腰围、饮食嗜好、主要合并病,及相关的症状和舌脉。统计学运用因子分析,频数分析等统计方法得出研究结果。临床研究中,通过参考《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06年2月修订)》,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等分析数据。3结果3.1年龄及性别分布:男性168例,占63%,女性97例,占37%。其中,男性20-50岁的年龄段中单纯性脂肪肝所占的比例较大,在30-40岁之间的最多。而女性在50-79岁的年龄段所占的比例较大,在50-60岁间占的比例最大。3.2合并病包括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发生率分别为67.5%、63.8%、18.5%、7.5%。肥胖古最高比例。肥胖者中女性占33.5%,男性占66.5%。高血压者中男性占46.9%,女性占53.1%。高血脂者中男性占58.6%,女性占41.4%。糖尿病者中男性占35%,女性占65%。3.3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饮食嗜好依次包括喜食肉类、肉和甜食类、辛辣、甜食、肉甜辛辣。其中嗜食肉类者占比例最高23.4%。3.4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症状例数和积分排在前10位的是:倦怠乏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面色晦暗、心烦、头晕、不寐、小便色黄、胸脘痞闷、面色萎黄。3.5舌脉排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前10位的是:脉弦、舌质红或暗红、脉滑、舌苔腻、舌体淡胖或齿痕、脉细、脉沉、舌苔薄苔、舌质紫暗或瘀斑、舌苔白。3.6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以下七个证候:肝郁化火、脾虚证;脾虚痰湿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肝气郁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脾虚证;血瘀证。病位主要在肝、脾,与肾有关。4结论4.1男性发病年龄较小,考虑与饮食不节,嗜食肉类、辛辣、饮酒、工作压力大等,而且不注意保持体重有关。女性年龄在50岁以后发病较高,考虑与绝经期后的激素水平变化、脂代谢紊乱有关。4.2合并病以肥胖者最多、高脂血症次之。所以,肥胖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本病多伴血脂异常。4.3饮食因素最为相关的是嗜食肉类。与当今生活水平提高,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及饮食过量有关。4.4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以下几个证候:肝郁化火、脾虚证;脾虚痰湿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肝气郁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脾虚证;血瘀证。主要相关脏腑是肝脾,还与肾相关。包含病理因素有热、痰湿、气滞血瘀,虚证包括脾虚和肝肾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