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omal tumors,GIST)的临床特点与基因突变的分子生物学特点,特别是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基因突变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寻找判断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的更为精确的指标。(2)评价格列卫在治疗复发转移/无法手术GIST及术后辅助治疗上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方法:(1)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6年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手术等治疗方案,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并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了解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2)对141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基因检测,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肿瘤ckit基因第9,11,13,17外显子和PDGFRA基因第12,18外显子的序列,总结分析胃肠道间质瘤基因突变的发生规律,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并与随访资料相结合,分析基因突变与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之间的关系。(3)对73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应用格列卫400mg/d口服治疗,行辅助治疗18例,姑息治疗55例,记录分析相关资料。研究结果:(1)本院2000-2004年间109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人的1年,3年,5年的总生存率为87.6%,56.1%,45.7%,其中胃间质瘤病人的1年,3年,5年的总生存率为94.1%,79.2%,69.3%,小肠间质瘤病人的1年,3年,5年总生存率为81.8%,33.5%,26.8%。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GSIT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相、恶性潜能分级、根治/非根治手术对预后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COX回归分析显示恶性潜能分级(P=0.004)和手术是否为根治性(P=0.000)是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2)在141例GIST中共检测到ckit基因突变108例,占76.6%,其中11号外显子突变99例,占全部病例的70.2%(99/141);9号外显子突变8例,占全部病例的5.7%(8/141);13号外显子突变1例,占全部病例的0.7%(1/141);未检测到17号外显子突变病例。绝大多数为杂合性突变,少数为纯合性突变,11外显子突变方式以缺失突变最常见65.7%(65/99),其次为点突变(24.2%)和插入突变(串联重复)(10.1%);突变位点多集中在5′端的经典热区,其次为3′端的框内串联重复。PDGFRA基因的突变共检测到4例占无ckit突变病例的12.1%(4/33),占CD117阴性GIST的40%(4/10),均为外显子18的突变。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在GIST不同原发部位间是有差异的(x~2=7.229,p=0.027;x~2=7.000,p=0.03),原发于结直肠+胃肠道外GIST的总突变率较胃及小肠GIST为低(x2=6.728,p=0.009;x2=4.059,p=0.044),差异具有显著性,胃GIST的ckit外显子11突变率较其他部位GIST高(x2=5.713,p=0.017;x2=4.341,p=0.037),差异具有显著性。基因突变与GIST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核分裂、恶性潜能分级、肝转移等均无显著性关系。(3)7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18例格列卫术后辅助治疗,400mg/d口服治疗,中位服药时间7个月(4—13个月),中位随访8个月(4—27个月),目前无1例出现复发转移,全部为无瘤生存。姑息治疗组共55例GIST,均为复发/转移病例,中位治疗时间8.5个月,完全缓解(CR)2例(3.6%),部分缓解(PR)20例(36.4%),疾病稳定(SD)25例(45.5%),疾病进展(PD)有5例(9.1%),其中尚有3例(5.5%)无法评价,临床总有效率(CR+PR+SD)为85.5%,其中有6例出现再次进展,1例加量后再次稳定。22例随访1年以上,1年生存率为93.8%。主要不良反应有①水肿35例(47.9%);②上消化道反应23例(31.5%);③Ⅰ-Ⅱ度的中性粒细胞下降20粒(27.4%),无相关发热;④Ⅰ-Ⅱ度的肝功能异常8例(11.0%);⑤Ⅰ度的肾功能异常2例(2.7%);⑥疲劳12例(16.4%);(2)消化道出血1例(1.4%);⑧皮肤反应1例(1.4%)。结论:(1)用Flecther恶性潜能分级方法来判断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测间质瘤的预后是合理科学简单可行的标准;根治性手术仍是目前原发胃肠道间质瘤的首选治疗。(2)大部分的GIST中都存在者ckit及PDGFRA基因的突变;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在不同原发部位间有差异,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核分裂、恶性潜能分级、肝转移等无显著相关。(3)格列卫治疗复发转移/无法转移GIST的效果肯定,副作用多数可耐受;对高危GIST术后可考虑行格列卫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