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共生后,会引起植物根系形态发生改变,但其机理尚不清楚。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地表球囊霉(Glomous versiforme)和摩西球囊霉(G. mosseae)对药用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根系形态的影响,探讨了根系形态改变的生理机制,为利用丛枝菌根真菌提高人工栽培药用植物产量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所获主要结果如下:1、摩西球囊霉和地表球囊霉都能与黄花蒿共生形成菌根,且能提高其根系活力。伴随菌根的形成黄花蒿的根系形态发生了变化,除生长100d外,在其他时期两种真菌均能促进黄花蒿根伸长、变粗,增加根系体积和干重;但其根尖数和交叉数的影响不明显。2、除生长70d外,在其他时期,接种的植株根内CAT、POD及PPO的活性均大于对照,但同一时期不同菌种对不同酶活性的影响不同,且同一菌种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种酶活性的影响也不同。3、随着生长期的延长,无论叶片内还是根内的MDA含量都有一个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过程。除132d外,地表球囊霉在其他时期都能增加黄花蒿叶片内MDA含量,在40d和100d还能增加根内MDA含量;摩西球囊霉能增加黄花蒿根内MDA含量,且在70-132d能增加叶片内MDA含量。4、接种植株叶片内IAA的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逐渐上升,在132d达到最高值,而对照植株叶片内IAA的含量则表现为先升后降;三个处理的根内IAA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随着生长期的延长,三个处理的植株叶片中ABA含量呈下降的趋势,其中接种摩西球囊霉的下降幅度比较大;根中ABA含量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5、接种摩西球囊霉的植株和不接种的对照植株根内CTK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逐渐上升,接种地表球囊霉的植株根内CTK的含量是先升后降,在100d时达到最高值;对照植株叶片内CTK含量是先增后减,然后再增,而接种植株叶片内CTK含量则是先增后减。不同处理黄花蒿叶片和根内玉米素含量变化基本上都是先增后减;除40d外,摩西球囊霉和地表球囊霉在其他时期均能提高叶片内玉米素的含量;且地表球囊霉在40-100d也能增加黄花蒿根内玉米素含量。6、随生长期延长,黄花蒿青蒿素含量都表现出由低到高再逐渐降低的变化过程,在70d时接种植株的青蒿素含量达到峰值,对照植株在生长100d时候青蒿素含量达到峰值;其中,在生长70d和生长100d时,接种处理的青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的青蒿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