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护士对人工气道重症患者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其原因,提出应对举措,并通过临床验证,进而为临床重症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提供参考,旨在提高人工气道重症患者的气道护理质量。 方法: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自行编制“重症监护室护士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现状调查问卷”,对重症监护室护士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出其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主要问题,在文献回顾、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行对策;最后,验证对策的可行性及效果。 问卷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自行设计问卷,通过“问卷网”专业网络调研平台,对20个省市、52所医院的295名ICU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的临床应用现状、护理人员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知识认知程度和护士行声门下吸引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将工作年限、ICU工作年限、学历、职称、职务和科室相关培训6个指标作为自变量,护士对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知识的认知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方程。 现状调查得出:没有专门的吸引工具和缺乏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影响吸引现状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团队经过临床长期的吸引经验总结,已经研制了持续声门下分泌物稳压吸引器材(专利号ZL 2012 2 0200034.1)和持续稳压吸引方法,为了进一步规范操作过程,在文献回顾、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多年深入研究制定了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标准操作流程。 对策临床效果验证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93例观察对象,对照组:按常规流程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观察组:按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观察每日吸引量、VAP例次、每日呛咳次数、气道粘膜损伤、引流管发生堵塞等方面。 结果: 本次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现状调查中,295例调查对象来自全国20省市的52所医院。常规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的239例,占81.02%,其中进行持续吸引的167例,为69.87%;已制定吸引操作规范或流程的230例,其中护士认为所制定规范或流程方便操作的仅140例,所占比例不高,为60.87%。本次调查中发现:影响护士依从性原因排在前三的分别是:没有专用的吸引器材,工作忙、操作繁琐和没有规范的方法。没有专用的吸引器材是影响护士进行吸引操作的首要原因,可是仅有26.44%的科室使用专用声门下引流器材;ICU护士对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相关知识认知总分为24-54(34.21±4.943)分,将护士对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知识的认知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工作年限、职务、科室相关培训都是影响护士对声门下吸引认知程度的主要因素(P <0. 05),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声门下分泌物吸引认知得分/分 =32.995+1.288×护理人员职务-1.523×业务培训+0.318×ICU工作年限。调查发现,仅有159例(53.90%)调查对象的科室有开展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相关知识培训,然而,却有265例(89.83%)护理人员需要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相关知识的培训;不同人力配备的科室在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相关知识培训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59, P=0.018)。 在临床效果验证的研究中,观察组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量为(47.70±3.920) ml明显多于对照组(29.57±5.412)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57, P <0.05);观察组早发VAP发生率10.7%,对照组早发VAP发生率3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41,P<0.05);观察组每日呛咳数为(1.24± 0.899)次,对照组为(1.09±1.018)次,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773, P>0.05);观察组患者气道粘膜损伤的发生率为13.0% ,对照组为10.6%,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129,P>0.05);观察组发生引流管堵管率4.3%,对照组发生引流管堵管率21.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28, P<0.05)。 结论: ICU护士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急需提高,吸引材料和方法急需改善;临床护理管理者需要加强护理业务培训,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范或流程,完善吸引器材,改变吸引方法,从而确保吸引更加精准,进而改善临床吸引现状。 应用持续稳压吸引器材,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引流,增加了吸引量,减少了引流管的堵管发生率,有效的降低了早发VAP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