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分析近视眼患者与正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RNFLT)的差异,探讨影响近视眼RNFLT的相关因素。
方法 使用个体化角膜补偿偏振激光扫描仪(scanning laserpolarimetry with variable corneal compensation,GDxVCC,美国激光技术诊断公司生产)测量近视眼患者97例(182眼)和正常人26例(46眼)RNFLT,将所得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出相应的RNFLT值,近视眼患者按等效球镜屈光度分成低、中、高以及超高度四组,按屈光成分分为屈光性和轴性近视组,数据经SPSSl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正常组:视乳头周围2.4-3.2mm的环形区域RNFLT(TSNITAverage,T-TA)为58.39±5.55μm,上方120<0>范围RNFLT(SuperiorAverage,SA)为72.99±7.88μm,下方120<0>范围的RNFLT(InferiorAverage,IA)为72.07±7.12μm,神经纤维指数(nerve fiber indicator,NFI)为13.98±8.59; SA与I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近视组:T-TA为58.70+5.07μm,SA为71.01+7.79μm,IA为71.79+7.40μm,NFI为19.72±12.07;SA与I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正常组与近视组比较:RNFLT地形图均显示上方和下方的RNFLT较厚,为两个波峰,而鼻侧和颞侧较薄,为两个波谷,呈双驼峰型。两组不同区域RNFLT进行比较,NFI近视组较正常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3)。
不同程度近视眼患者RNFLT比较:SA高度、超高度近视组较低、中度近视组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0),且超高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1);NFI高度、超高度近视组较低、中度近视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00),超高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00)。
影响近视眼RNFLT的因素的相关分析:
1.直线相关分析:SA与眼轴长度负相关,与近视屈光度、眼压正相关(r分别为0.298,0.323,0.184,P值分别为0.000,0.000,0.013,);NFI与眼轴长度、年龄正相关,与近视屈光度负相关(r分别为0.424,0.188,.0.461,P值分别为0.000,0.011,0.000)。
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将RNFLT各检测值(Y)作为应变量,屈光度(X<,1>)、性别(X<,2>)、年龄(X<,3>)、眼别(X<,4>)、眼轴长度(X<,5>)、眼压(X<,6>)、角膜中央3mm区域平均屈光力(X<,7>)、前房深度(X<,8>)、角膜直径(X<,9>)以及角膜中央厚度(X<,10>)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2>=63.979+0.879X<,1>+0.726X6(F=14.958,P=0.000);Y<,4>=75.95.1.95lX<,1>-1.725X7+0.319X3(F=21.205,P=0.00)(其中Y<,2>为SA,Y<,4>为NFI)。影响SA的主要因素有近视屈光度、眼压,影响NFI的主要因素有近视屈光度、角膜中央3mm区域平均屈力、年龄。
结论 正常人与近视眼患者RNFLT分布呈双驼峰型;高度与超高度近视眼患者SA较正常人薄,NFI较正常人高;高度与超高度近视眼患者随眼轴延长,近视程度增加,SA逐渐变薄,NFI逐渐增加。SA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近视屈光度、眼压,NFI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近视屈光度、角膜中央3mm区的平均屈光力、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