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缘经济是在特定时代的生产力条件和地缘空间影响之下,由经济行为体通过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地缘经济关系有机组合而成。从广义来看,地缘经济是以特定地缘空间范围内的国家为行为主体,研究行为主体之间经济关系的地缘学科。从狭义来看,地缘经济是指特定地缘空间内的国家行为主体,通过经济互动来谋求国家利益的地缘关系。本文研究的是狭义范畴的地缘经济。由此推究,地缘经济关系是国家行为主体之间以地理要素为纽带,在地理空间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经济关系。具体而言,本文研究的地缘经济关系在客观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一,自然毗邻国家之间的地缘经济关系;其二,次区域毗邻国家之间的地缘经济关系;其三,基于陆地接壤而形成的边境贸易投资关系。此外,从战略层面来看,对于特定地缘空间内的国家行为主体而言(例如中国和东盟),基于特定的陆路或水路战略通道(例如马六甲海峡)会形成相应的地缘经济战略关系。本文共分为九大部分。前言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即从地缘经济角度为中国地缘经济研究提供重要案例并推动21世纪初中国地缘经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关于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以和平发展和新安全观为基点,汲取西方地缘政治经济理论(例如批判性地缘政治学和边缘地带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学非均衡发展理论(例如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的可取之处。在第一章至第三章,本文回顾了中外学界在地缘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总结了前辈研究的不足之处。其中,西方学者以权力、利益为研究基础,关注大国经济竞争,兼顾国内利益集团的研究;中国学者偏重于构建以和平发展为导向的地缘经济理论,东盟学者侧重于次区域地缘经济合作模式的研究。其中多数研究成果借助西方地缘经济理论,着重研究区域层面的大国地缘经济关系,尚未出现系统的原创性理论。本文认为,争取在中层或微观层面实现地缘经济理论创新更符合该理论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分析了美、日、印等大国对于亚洲地缘经济政治结构的影响,结合中国和东盟所处的地缘环境,分析双方存在的地缘经济优势与地缘政治劣势,继而从地缘经济视角阐析中国与东盟地缘经济合作的动因。在第四章至第六章,本文从区域层次、次区域层次以及边境地区等三个不同层次切入,阐析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合作在贸易、投资、金融等不同领域的相应体现。与此同时,本文剖析了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合作面临的诸多机遇和挑战:从经贸合作层次来看,人民币的区域结算货币地位仍有待巩固;从金融投资层面来看,双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金融合作监督机制并改进区域贸易结算机制;从次区域经济合作层面来看,主要问题在于维持次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突破资金、技术方面的瓶颈。第七章至第八章,本文针对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合作前景展开分析。本文认为,东盟与中国具有稳固的共同利益基础,这是双方地缘经济合作的支点。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概括了中国-东盟区域内地缘经济关系的总体表现特征,同时结合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提出适用于中国-东盟边境层次、次区域层次以及区域层次地缘经济合作的建设性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