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β-环糊精为单体,以煤油为油相采用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β-环糊精空白微球,为了优化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工艺,采用U13*(134)均匀设计对合成工艺优化,考察了搅拌速度、反应温度、交联剂的用量和反应时间对β-环糊精空白微球的粒径分布和产率的影响,通过均匀设计软件分析出最佳实验工艺,并用试验验证结果,对微球中β-环糊精的含量、溶胀率、粒径、表面形态、热稳定性能、元素结构以及结晶度进行了表征。以自制的β-环糊精空白微球为载体,研究其对羟基苯甲醚的吸附性能及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采用Lagergrn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和McKay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拟合,得到动力学特征;采用Langmiur等温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拟合,得到热力学相关参数,并对对羟基苯甲醚和β-环糊精微球的包合物进行表征。以自制的β-环糊精空白微球为药物载体,研究其对硝苯地平的缓释效果,采用正交设计软件优化硝苯地平-β-环糊精微球包合物的合成工艺,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的载药微球表征,并对载药微球进行了体外缓释研究。用β-环糊精空白微球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溶液中Pb(Ⅱ)的吸附性能,研究最佳的吸附条件,并对吸附过程和机理进行分析探讨,并采用热力学等温吸附方程和动力学吸附方程进行拟合,在最佳工艺下制的吸附Pb(Ⅱ)微球进行表征。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β-环糊精空白微球的最佳工艺方案为:β-环糊精为4g时,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4h,交联剂的用量8g,搅拌速度1000r/min。影响β-CD微球产量的因素为交联剂的用量和反应时间,其中交联剂的用量的作用效果最明显为92.2%。而影响微球粒径的因素为搅拌速度和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对粒径的影响为52.4%,反应温度对粒径的影响为25.4%。β-环糊精空白微球的β-环糊精含量为72.6%,β-环糊精空白微球的球面圆整光滑,大小均一,热稳定良好,粒径分布较窄,具有良好的三维空腔结构,溶胀效果良好。(2)β-环糊精微球对对羟基苯甲醚的吸附60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n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和McKay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1和k2分别为0.0586min-1和0.7068mmol1/2/(g1/2·min)。说明β-环糊精微球对对羟基苯甲醚的吸附受颗粒内扩散过程和液膜扩散控制,既存在化学因素也存在物理因素。β-环糊精微球对对羟基苯甲醚的吸附等温线可同时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描述。该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的过程。对羟基苯甲醚β-环糊精微球在乙醇溶液中可以在30min中解吸附率达到93.38%。(3)采用共沉淀的方法来制备硝苯地平β-环糊精载药微球,影响载药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因素依次为为反应时间、加入的乙醇量、投药比、载药温度。得出较优实验方案,β-环糊精空白微球为1g时,投药比为0.02,加入乙醇的量为30mL,反应时间为3h,载药温度为40℃。在最佳工艺下制的硝苯地平β-环糊精微球的载药量为2.33%,包封率为74.5%。用数学模型研究硝苯地平β-环糊精载药微球的缓释机理,其缓释过程符合零级释药方程,属于多种传质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释药过程属于骨架β-环糊精微球骨架溶蚀和硝苯地平扩散。(4)β-环糊精空白微球吸附Pb2+达到平衡需要7h,最宜吸附的pH值为5.5,β-环糊精微球对Pb2+吸附动力学方程符合McKay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其相关系数为R2=0.9989,β-环糊精微球对Pb2+吸附热力学方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Pb2+的β-环糊精微球结晶度比β-环糊精空白微球低,吸附Pb2+β-环糊精微球的热稳定性比β-环糊精空白微球略有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