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氟康唑和黄芩苷单用以及联合应用对标准菌株、临床分离的对耐氟康敏感菌株和临床分离的对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菌株(即白假丝酵母菌)MIC的影响。2.氟康唑和黄芩苷单用与联合应用对白念珠菌耐药株细胞膜上主动外排基因CDR1、CDR2表达水平(mRNA)的影响以及对基因表达产物ABC转运蛋白的影响的研究。方法:1、采用(ATCC)标准白念珠菌菌株和临床分离的对氟康唑敏感和对氟康唑耐药的菌株:通过微量稀释法进行氟康唑、黄芩苷两种药物敏感性实验研究(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M27-A方案);2、采用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检测黄芩苷与氟康唑联合用药对白念珠菌的抑菌效果,以部分抑菌浓度指数来评价;3、用RT-PCR法检测临床分离敏感菌株、耐药株和标准株的主动外排基因CDR1、CDR2的表达水平(mRNA)。4.采用检测氟康唑和黄芩苷单用和联合应用后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的敏感,耐药菌株的细胞外液中罗丹明6G的浓度,来间接检测ABC转运蛋白的外排情况,从而明确ABC转运的外排活性的高低,来进一步观察CDR1.CDR2基因表达产物ABC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5.统计学方法采用单侧t检验。结果:1、氟康唑、黄芩苷对白念珠菌标准菌株,临床分离的对氟康唑敏感和耐药菌株的MIC分别为4mg/ml、4μg/ml,2mg/ml、1ug/ml,8mg/ml,64ug/ml;2、氟康唑、黄芩苷联合用药对标准、临床分离的对氟康唑敏感和耐药菌株的MIC分别为0.5mg/ml、1μg/ml, FICI=1/4+0.5/4=0.375<0.5,0.25mg/ml、0.125μg/ml, FICI=0.25/2+0.125/1=0.25<0.5;2mg/ml,16μg/ml, FICI=1/8+16/64=0.375<0.5表明黄芩苷与氟康唑合用具有较强协同抗菌作用;3、标准菌株在未用药时CDR1.CDR2均未见表达,在用氟康唑和黄芩苷前后均未出现CDR1, CDR2表达水平的明显差异(P>0.05),在氟康唑和黄芩苷联用后出现CDR1的表达,而CDR2未见表达;临床分离的敏感菌株在未用药时CDR1低表达,CDR2未见表达,应用氟康唑和黄芩苷单独和联合用药后CDRl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 CDR2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临床分离的耐氟康唑的菌株未用药时见CDR1.CDR2的表达,在应用氟康唑和黄芩苷单独处理和两种药物联合处理后均出现CDRl表达水平升高(P<0.05),并伴有CDR2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4.三株菌株在未用药时细胞外液的罗丹明6G浓度在加入葡萄糖后升高,在加入氟康唑和黄芩苷单独用药时,均出现细胞外液罗丹明6G浓度升高水平降低(P<0.05),并且黄芩苷单独用药组升高水平较氟康唑单独用药组升高水平高(P<0.05),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细胞外液罗丹明6G浓度升高水平显著低于氟康唑和黄芩苷单独用药组(P<0.05)。结论:1、黄芩昔、氟康唑对白假丝酵母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自的MIC有所差异,它们联合用药与各自单用药对白假丝酵母菌的MIC值相比较有所减低,且FICI<0.5,两药的相互作用为协同作用。2.黄芩苷和氟康唑均能上调耐氟康唑白念珠菌的CDRl的基因表达,并能抑制ABC转运蛋白的外排功能。3.CDR2基因的表达可能于CDRl基因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