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链融资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其核心理念是:金融机构以供应链中主体企业为切入点,通过对供应链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控制或对有实力关联方进行责任捆绑,来为供应链中相关成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供应链融资因其独特的优势,自产生以来,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目前在金融领域,供应链融资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有许多内容值得研究。本论文的基本思路是:基于金融机构的视角,在研究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基础上,对供应链融资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本文约11万字,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主要探讨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现有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确定和规划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章重点对供应链融资的优势及其信用风险产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归纳的基础上,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融资难形成的原因;然后剖析了供应链融资的运行过程,分析和指出了供应链融资的优势: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合作,构筑了让金融机构和供应链成员企业共存互利、互惠发展、良性循环的协作生态,实现了共赢;接下来,对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概念进行了科学的定义,分别从复杂科学管理理论的视角、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视角和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研究了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产生的机理。第3章重点对供应链融资的模式展开了研究。在本章中,先界定了本文要研究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的范围:特指有金融机构参与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然后对供应链融资的结构和基本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供应链主体企业的内涵,提出了判定供应链主体企业的三个常用标准,阐明了供应链中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困境的机理,对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分类进行了总结,最后按照笔者创新性提出的分类标准,对风险载体主要为主体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模式、风险载体主要为物权控制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及风险载体主要为债务控制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每种模式的运行流程、功能和适用领域进行了说明。第4章重点对供应链融资企业的客观信用风险水平进行了测算。先将影响供应链融资企业客观信用风险水平的众多因素按性质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将这些类别进行转换,化为可以实际运作的各种评价指标,建构出能完整反映供应链融资企业客观信用风险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接着用AHP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方法评价出供应链融资企业的客观信用风险水平。本章还以武汉某家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为例,用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模型测算了其客观信用风险水平,测算的结果表明:把供应链的因素考虑进去,能够较大幅度地降低该电动车生产企业的融资企业的客观信用风险水平,使该企业在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相对提升,这也定量地证明了笔者在第二章中对供应链融资优势的分析。第5章重点对来自外部的供应链融资主观信用风险进行了分析。金融机构为供应链企业进行供应链融资,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对供应链融资企业实际信用风险水平的掌握远远少于供应链融资企业自身。为有效规避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时逆向选择时带来的外部主观信用风险,本章从理论上建立了一个信号甄别的模型,构造一组两阶段关联合约来解决该问题。为有效地规避供应链融资业务中道德风险时带来的外部主观信用风险;本章还构建了一个道德风险监管模型,探讨了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解决此问题的对策。第6章重点对来自内部的供应链融资主观信用风险进行了分析。在供应链融业务中,金融机构获得的收益不仅仅取决于其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经营活动,很大程度上也跟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层相关,毕竟供应链融资业务要靠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层来具体实施。为有效地规避供应链融资业务中来自内部的主观信用风险,本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别探讨了在单期、多期、及加入其他可观察变量条件下金融机构如何通过设计报酬合约激励经营层的问题。最后一章对全文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对全文研究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将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