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南亚地区位于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东南亚与我国南部接壤,濒临中国南海,同时扼守海上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东南亚地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中国一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不断推进,其战略意义越发重要。东南亚地区拥有6亿人口,未来10年平均经济增速依然保持5%~6%;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矿产资源需求也将快速上升;与此同时,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业及相关产业是其经济的重要产业,其发展矿业及下游冶炼加工制造产业的意愿强烈,是我国实践"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实现矿业合作共贏的理想区域。本文在分析东南亚一次能源、粗钢、铜、铝等主要矿产资源消费历史的基础上,利用矿产资源"S"形规律和资源产业雁行式演进规律对其进行预测,预计到2030年,东南亚地区一次能源、粗钢、铜、铝需求均将增加一倍左右,分别达到12亿toe、1.7亿t、190万t和280万t。通过分析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结合后端产业发展趋势,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进行需求预测,预计到2030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需求将分别达到4.2亿t、3500忆m3和6.5亿t。未来,东南亚地区能源资源供应将趋紧,粗钢、铜、铝产能虽有所扩张,但在未来长时间内仍需依赖进口,预计到2030年,东南亚地区石油缺口将达到3.3亿t,天然气出现1070亿m3的缺口,煤炭也将出现8700万t左右的缺口;粗钢、铜、铝也将分别出现1.16亿t、115万t和162万t的缺口。东南亚地区整体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铝土矿、铜、金、镍、钾盐、钨、锡、煤炭等矿产资源具有一定优势。总体地质工作程度和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未来资源潜力较大。系统建立了东南亚地区矿业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特征值法对东南亚各国进行矿业投资环境评价,认为印度尼西亚、老挝是东南亚矿业产能合作的首选国家。在上述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产能合作建议:能源领域合作的重点区域为印度尼西亚,包括油气全产业链合作、煤炭及煤电合作以及新能源合作。固体矿产主要以铜、金、镍、铝土矿和钾盐为主,重点合作国家为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推动泛亚铁路建设为主,产业园区重点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相对发达的地区,同时,冶炼加工、基础设施及工业园区可建设为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合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