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磁性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国民经济中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电磁炉、核磁共振、磁悬浮列车、计算机存储器等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工业的精细化发展,尤其是人们在计算机信息存储上对存储最大化的需求,人们对较小尺寸的磁性材料的追求更高,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磁性材料向分子基磁性材料发展。单分子磁体属于纳米级的磁性材料,它的磁性取决与簇合物本身的自旋基态和磁各向异性的共同作用;而传统磁体的磁性是原子或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单分子磁体有如下几个典型的磁学性质:(1)在临界温度以下表现出类似传统磁体磁滞后现象,即低于临界温度时撤去外加磁场后,磁衰减很缓慢;(2)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弱,可近似为零维体系。自第一个具有单分子磁体性质的化合物的出现以来,人们已经合成了许多具有单分子磁体行为的化合物。在过渡金属单分子磁体中,含有三价锰的锰簇最为常见。但为了得到具有新颖结构以及更优磁学性质的化合物,人们在金属源的选择上也开始转向其它过渡金属离子,如:铁、钴、镍等。除了金属离子,配体对化合物的拓扑结构及性质也有着重要影响。但现在已知的许多配体的配位模式是单一的,由此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也会相对有限,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合成具有新结构的配体上,从而期望得到结构新颖、磁性良好的配位化合物。本论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物质磁性的分类,单分子磁体、单链磁体、单离子磁体的概念与研究进展,单分子磁体的合成策略以及本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论文的第二章主要介绍我们通过融合配体的方法得到了两种新的配体:结合Pyridin-2-ylmethanols(hmp)和1,3-diol的配位模式,合成了配体4-chloro-2-(hydroxy(pyridin-2-yl)methyl)phenol(H2L1);结合吡啶肟和酚肟的配位模式,合成了配体(5-Chloro-2-hydroxy-phenyl)-pyridin-2-yl-methanone oxime(H2L2)。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得到三种过渡金属簇合物:{FeIII[FeIII(L1)2]3}(1)、[Mn4IIIMn2II(L2)4(HL2)2(μ3-O)2(CH3OH)4(Cl)2](2)、[Ni9II(L2)4(PhCOO)8(CH3OH)6(μ3-OH)2](3),并对这些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磁学性质以及结构对磁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文的第三章介绍了多羟基配体配位的特点及优势,我们在此基础上合成了具有更大配位潜力的五醇配体2,6-Bis-[hydroxy-(2-hydroxy-phenyl)-methyl]-4-methyl-phenol(H5L3),并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得到了两个金属簇合物:[Mn4IIIMn2II(L3)2(HL3)2(CH3OH)4](4)、[Co4II(L3’)2(CH3OH)2(Cl)2(5)[化合物5中的配体在反应中发生了变化:配体H5L3的两个醇羟基分别与两个甲醇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醚键,形成新配体2,6-Bis-[(2-hydroxy-phenyl)-methoxy-methyl]-4-methyl-phenol(H3L3’)],并对它们的的晶体结构、磁学性质以及结构对磁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文的第四章阐述了本论文工作的意义,对所得簇合物的结构、磁性以及结构对磁性的影响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