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荒原》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S.艾略特(1888-1965),“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的“荣誉勋章”、德国的“歌德.汗萨奖章”和意大利的“但丁金奖”获得者,是英语诗歌界“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荒原》曾经轰动一时,其影响之大之深现代西方诗歌多少年来没有过的。其影响之大且深,主要是因为它集中反映了时代精神,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广大青年对一切理想信仰均已破灭的那种壮志。《荒原》的主要内容是写干旱之地,赤土千里,没有水,长不出庄稼。不但大地苦旱,人的心灵更加苦旱,人类失去了信仰、理想,精神空虚,生活毫无意义。艾略特在诗歌中揭露了世界大战给大自然带来的极大破坏以及造成的自然生态危机。然而,诗歌中体现出来的人类精神层次上的生态危机才是更深层次的生态危机。与此同时,艾略特提出了解决自然生态危机和人类精神生态危机的最好途径,即人类应该应该有信仰,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只有在这种和谐之下人类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诗歌本身出发,运用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从全新的视角对T.S.艾略特的《荒原》加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艾略特在《荒原》中不仅揭露了自然生态陷入严重危机,更揭示了人类精神生态陷入严重的危机。与此同时,T.S.艾略特提出了解决危机的办法,即人类应回归自然,找到信仰,更多的融入自然,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本文由三个章节及导论和结论组成。导论部分对作者T.S.艾略特的生平,背景及《荒原》这首诗歌的内容以及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在综述国内外文学界对《荒原》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题。第一章分析了《荒原》中自然生态危机的表现。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但伦敦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荒地上的丁香、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的生命......等,这些景象无不体现着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第二章分析了《荒原》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危机。通过分析,论文指出人类精神生态陷入的严重危机才是更深层次的生态危机,人没有了精神寄托,失去了信仰。同时也是造成自然生态危机的根源。诗歌中诗人所写的当代的两性关系几乎没有例外都是肮脏的、不正常的、兽性的,完全没有感情基础。人类善良、宽容的美好天性也遭到扼杀。人类精神生态陷入的严重危机不仅使得人们粗暴地对待大自然,更导致了严重的心理迷失。第三章分析了T.S.艾略特在《荒原》中提出的解决精神生态危机的办法,即找到宗教信仰。结论部分则对本文所讨论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进一步强调了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诊治3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入院后给予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政治制度是历史研究的重要领域,它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影响。从王政时代开始,罗马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庇护制开始萌芽。这种制度随着
活性氧信号和钙信号广泛存在于机体内,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调节机体多种生理功能及病理过程。本文对这两个信号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相关机制、在心力衰竭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一部经典小说,它以“浮生若梦”为主旨,以道家精神统摄全书,讲述了20世纪初期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里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部小说曾两次被改编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这已成了人们的共识。然而,独立自主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它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占何种地位?怎样把握它包含的科学内容?怎样理解它的哲学理论依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渔农民增收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渔惠农政策。目前,渔业已实行了渔用柴油补贴、渔民双转专项资金补助、远洋渔业扶持、渔机购置补贴等政
晚明画家陈洪绶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他的艺术成就却是辉煌的。他是一位擅长人物、精工花鸟、兼能山水的革新派画家。特别是他花鸟画的成就更可谓晚明的典型代表,他的花鸟画秉承
武维屏教授提出扶正祛邪为原则、辨证论治为基础、辨病论治为辅助、对症治疗为前提的治疗思路,结合肺癌病理不同、西医治法不同、癌症分期不同,依据中医主症选择不同药物及治
信息不对称是政府审计风险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政府审计风险的理解,对信息不对称的剖析,简要论述了政府审计风险与信息不对称的关系。
肺脏损伤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心内直视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肺脏是机体唯一有体循环和肺循环双重血供的器官,所以起初普遍认为肺脏有较强的耐缺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