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后土壤磷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以人工恢复(樟子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次生林)以及天然恢复(天然次生林)的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后的Hedley磷素分级法和Sui等土壤对磷吸附解吸的测定方法,对根际土壤与0~10、10~20 cm非根际土壤进行不同磷形态含量和磷吸附解吸特征测定,并用高通量测序法得到土壤解磷细菌种群丰度,采用对硝基苯磷酸二钠法测定磷酸酶活性。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后林分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磷、碳酸氢钠无机磷(NaHCO3-Pi)、碳酸氢钠有机磷(NaHCO3-Po)和氢氧化钠有机磷(NaOH-Po)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减小,除落叶松人工林外土壤无机磷、水溶性磷(H2O-Pi)和氢氧化钠无机磷(NaOH-Pi)含量存在表聚现象。不同林分土壤有效磷、有机磷、活性磷形态(H2O-Pi、NaHCO3-Pi和NaHCO3-Po)含量和磷活化系数(PAC)在非根际与根际的比值(R/S)大于1。在根际与0~10、10~20 cm非根际土壤中全磷、有效磷、无机磷、有机磷和活性磷形态含量表现为人工恢复29 a后的樟子松人工林和落叶松人工林高于次生林和天然次生林。且落叶松人工林最高。土壤中等活性氢氧化钠磷(NaOH-P)和低活性酸溶性磷(HCl-P)含量在落叶松人工林最高。土壤残留磷(residual-P)含量对林地恢复方式不敏感。除樟子松人工林外,其他林分土壤pH随土层加深而增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减少。土壤pH表现为樟子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次生林>天然次生林。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土壤有机碳为磷形态变异性的主导因子。pH与residual-P、NaOH-P。存在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全氮与NaOH-P。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不同林分土壤对磷的吸附解吸特征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土壤最大吸附量(Qm)随土层加深而减小。除天然次生林外土壤吸附强度(K)随土层加深而增加。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对磷解吸量随土层加深而减少。除吸附质磷浓度为20 mg·L-1时天然次生林土壤对磷的解吸量外,土壤对磷解吸量R/S值均大于1。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对磷解吸率随土层加深而减小,次生林和天然次生林反之。落叶松人工林根际土壤对磷解吸率大于非根际。土壤对磷的最大缓冲量(MBC)综合考虑了Qm和K,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土壤MBC较高,樟子松人工林最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对磷吸附饱和度(DPS)最高,其次是樟子松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相比,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对磷的解吸量平均值升高,在落叶松人工林和次生林降低,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对磷解吸率最高。土壤DPS为磷形态变异性的主导因子。K、MBC与residual-P呈正相关关系,平均解吸量与residual-P呈负相关关系,土壤Qm、DPS与除residual-P的其他磷形态表现出正相关性,Qm与HC1-Po、DPS与NaHCO3-Po关系较为密切。除樟子松人工林外,其他恢复方式林分土壤细菌门水平和解磷细菌属水平丰度随土层加深而减少。除落叶松人工林外根际土壤对解磷细菌群落产生富集作用。不同林分土壤细菌Ace指数、辛普森指数、香农指数和除樟子松人工林外土壤细菌Chao1指数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加。且除樟子松人工林外土壤细菌4种α多样性指数的R/S均不小于1。不同林分土壤优势细菌群落均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疣微菌门、浮霉菌门和拟杆菌门。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均匀度最高。与天然次生林相比,樟子松人工林和落叶松人工林提高了土壤解磷细菌丰度,而次生林与天然次生林无显著差异。此外,不同林分土壤碱性磷酸酶和除樟子松人工林外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随土层加深而减小。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非根际。落叶松人工林土壤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处于较高水平。根据RDA表明细菌门水平丰度和解磷细菌丰度与活性磷形态含量正相关,Chao1指数、ACE指数、香农指数均与residual-P呈负相关。土壤黄杆菌属、沙雷氏菌属、不动杆菌属与不同磷形态均呈正相关,是研究区域土壤磷转化的主要的执行者。活性H2O-Pi、NaHCO3-Pi和NaHCO3-Po与酸性磷酸酶活性正相关,中等活性NaOH-Po、低活性residual-P与碱性磷酸酶关系密切。在现阶段来看人工恢复更有利于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所有恢复方式未出现供磷不足现象,且土壤对水体磷污染风险均较低。土壤磷有效性受土壤对磷吸附解吸特征、土壤基本性质、土壤微生物和磷酸酶诸多因素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