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中医证型、证素与EH危险分层、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探讨中医证型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理论及临床依据,尝试为EH的中医辩证提供实验室量化指标以及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依据,从而使中医在治疗EH方面发挥出更大的潜力和优势。方法:选择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EH患者150例,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修订版》标准,将患者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4组证型;并判别本组患者风火、风痰、痰湿、痰热、湿热、水湿、血瘀、气滞、肝火、气虚、阴虚、阳虚等常见的EH中医证素。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对入选患者的危险分层及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分析评估。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患者肾素(REN)基因G10631A、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C521T多态性。统计分析上述EH中医证型、证素与危险分层、影响预后因素及REN G10631A、 AGT C521T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结果:1.EH各中医证型在患者中出现的比例:痰湿壅盛型(51.33%)>阴虚阳亢型(20.67%)>阴阳两虚型(17.33%)>肝火亢盛型(10.67%)。男女分组比较,男性以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为多,女性以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九型为多;阴虚阳九型中女性比例(24.4%),男性(1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H中医证型与危险分层之间的关系:极高危组中,痰湿壅盛型比例(51.8%)>阴虚阳亢型(20.6%)>阴阳两虚型(17.0%)>肝火九盛型(10.6%);痰湿壅盛型患者中极高危组比例(51.8%),高危组(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有EH家族史患者肝火亢盛型比例(18.2%)显著高于无EH家族史患者(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EH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因素之间的关系:患者年龄,阴阳两虚型明显大于其他证型组,肝火亢盛型明显小于其他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舒张压水平,肝火亢盛型明显高于阴阳两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油三酯水平,肝火九盛型患者显著高于阴阳两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吸烟史的EH患者肝火亢盛型比例明显高于无吸烟史的E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EH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患者血尿素氮水平阴阳两虚型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型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大于阴虚阳亢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EH中医证型与患者伴临床疾患之间的关系:EH痰湿壅盛型患者中,合并有脑血管病者占(63.9%)明显高于无脑血管病者(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H合并有脑血管病患者中,中医证型所占比例:痰湿壅盛型(63.9%)>阴阳两虚型(22.2%)>阴虚阳亢型(11.1%)>肝火亢盛型(2.8%)。在EH肝火亢盛型的患者中,无心脏疾病的患者比例(16.7%)明显高于合并心脏疾病的患者(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H中医证型在合并有糖尿病与不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中的分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AGT C521T基因多态性的3个基因型TT、CT、CC及等位基因T、C在EH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N G10631A基因型AA+GA与GG在阴虚阳亢证中比例(41.9%,58.1%),阴阳两虚证(19.2%,80.8%),两证型组间比较(,=3.374,P=0.066),其分布比例趋向于有统计学差异。REN G10631A等位基因A、G频率在阴虚阳亢证中比例(24.2%、75.8%),阴阳两虚证(9.6%、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AGT C521T基因型TT+CT与CC在痰湿证素中比例(17.1%、82.9%),气虚(32.3%、67.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T+CT与CC在风痰中比例(14.3%、85.7%),气虚(32.3%、67.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N G10631A基因型AA+GA与GG在不同的两个证素中的比例:水湿(52.9%、47.1%)与气虚(27.4%、72.6%);水湿(52.9%、47.1%)与阳虚(17.9%、82.1%);阳虚(17.9%、82.1%)与血瘀(43.6%、56.4%);两证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 AGT C521T基因多态性的CT基因型中无家族史患者比例(20.0%)明显高于有家族史患者(7.3%),而CC基因型中有家族史患者比例(92.7%)明显高于无家族史患者(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N G10631A基因多态性在有EH家族史与无EH家族史患者中的分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AGT C521T、REN G10631A基因多态性在合并疾病(包括脑血管病、心脏疾病、糖尿病)与无合并疾病的EH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AGT C521T、REN G10631A基因多态性在合并有脑血管病患者的EH中医证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素中的分布:TT+CT与CC在风痰中的比例(12.2%、87.8%),气虚(34.4%、65.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GA与GG在痰湿中的比例(28.3%、71.7%),血瘀(53.3%、4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AGT C521T、REN G10631A基因多态性在合并有心脏疾病患者的EH中医证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素中的分布:TT+CT与CC在痰热中的比例(0.0%、100.0%),气虚(32.6%、67.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GA与GG在水湿中的比例(57.1%、42.9%),阳虚(12.5%、87.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组EH患者中医证型与EH影响预后因素,如年龄、吸烟史、甘油三脂、尿素氮、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本组EH患者AGT C521T基因多态性与EH家族史相关,REN G10631A基因多态性与EH家族史无关。3.本组EH患者AGT C521T基因多态性与EH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REN基因型AA+GA与GG趋向于与EH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的辩证有一定的相关性。REN基因A、G等位基因频率与EH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的辩证有一定的相关性。4.本组EH患者AGT C521T、REN G10631A基因多态性与EH中医证素的辩证有一定的相关性。由此,EH影响预后因素、AGT C521T、REN G10631A基因多态性可作为EH中医证型、证素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对EH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