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子語類》是宋代大儒朱熹與其門人弟子講學問答的實錄,集中體現了朱熹的哲學、歷史與文化觀。其文人口語實錄的性質又使該書保留了真實而豐富的宋代方俗口語,具有語言活化石的重要意義。因此,對《語類》的歷代研究多集中於理學思想與語言考釋二途,且二者均在哲學與語言學領域分别為當今學術之重點與熱點。然而遺憾的是,二者於今仍幾處於各自矗立、相互隔絕之研究狀態。重於哲學考辯的學者常常對語詞的意義采取大而化之的態度,“得意忘言”而難免隨文釋義,影響了義理闡發的精准度;傾力語言的學者又因乏於義理的宏觀體悟而使研究稍嫌脫離與隔礙,這兩類傾向均不利於研究局面的進一步展開。有鑒於此,本論文希望能在《朱子語類》研究之思想與語言之間作更多的溝通,讓思想的探究不離語境之真實,語言的闡發亦因理學文本特有邏輯、理學詞彙特有含義之理解的充實而更顯飽滿,讓語言的邏輯家園具有更踏實的存在意義。具體而言,本文的撰寫分上下二編,上編在重點校勘成化本與中華書局王星賢點校本的基礎上,第一章先以《語類》詞彙構成串起承古詞、新詞新義、文本專構詞、方言記音詞、口語情態詞諸類考釋,重在以音義並重的方法考釋詞語,探其來源,明其確義。第二章在前章介紹詞彙構成的基礎上,就《朱子語類》理學之特色詞與體現朱子文化背景之語詞表義及語言現象入手,總覽《語類》文本之語言風貌,體現本論文語詞訓釋與義理考探並重的解讀觀。第三章把握《語類》同一或近似語錄常為多位門人記錄的文本特點,通過詞群聚合與詞義類聚將相似表義的文白詞、雅俗詞、通語方言詞、特色詞與常用詞等綜觀系聯,期以於旁通互釋中顯明詞義,使一些語義晦澀或不易理解的方俗口語詞得以明晰闡釋。第四章就語法角度精釋詞語,考究詞彙的成詞來源與表達式的結構意義,並對兩組詞綴的用法作了發闡。下編詳列校勘成果,在比對明代成化本與1986年中華書局本差異的基礎上,同時結合師姐楊艷對古寫徽州本的校勘成果,以及師門對康熙、四庫諸本共同協作的成果,羅列異文、比勘正訛,分析緣由,尤其是涉及語詞理解與古今語用差異的部分,校勘的成果與辨釋不僅為我們進一步理解當時的語言實貌,從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提供了重要幫助,同時也從詞彙史的角度,為詞彙的發展與闡釋學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佐材。